雙母語宜蘭冬山團練站站長 陳俐芳老師的英文曾在公司受到肯定,常獲得外派或接待外賓的機會,然而留學美國時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麼也無法對話;與美國先生結婚多年,仍被孩子笑發音不標準;種種學習語文的衝擊讓她感到挫折。 而可以拆解英文音素的雙母語對俐芳老師而言,猶如她與英文的和解之鑰,於是她自己學完後開始著手進行推廣,在家中教當地的孩子雙母語,自助助人的教學過程帶給她莫大的滿足和成就感,團練站的種子也逐漸萌芽。隨著一次搬家的機會,俐芳老師得以利用空間打造雙母語的基地,宜蘭冬山團練站終於成形。
【從美國先生身上看見雙母語的重要(百人百場側寫:陳俐芳老師)】←連結請點我 百人百場是什麼? 中文跟英文,是迥異的兩個語系: 迥異的基本音素、音節組合跟句子語調; 迥異的書寫方式、文法型態跟作文邏輯。雙母語的教育理念是,用母語的方法學習外語,也就是用已知的方法來學習未知,跨越這六大迥異的處境。 以臺灣孩子學習英文作例子,英文是未知的,而學習英文發音的方法(KK音標、phonics)也是陌生的。 陌生是難以起步的,用陌生學習未知,更是難上加難。雙母語的學習方式,是透過我們學習母語時再熟悉不過的音標方式(注音),來輔助學習英文的發音;用已知的方法學習未知,讓孩子在有信心和安心的保護下,透過同一套的語言學習法開展語言能力。 我們相信母語有多好、外語就可以有多好。 雙母語學習法語教育方式,已逐漸獲得許多教師、家長以及各專業者的經歷與學習,並成功地實踐在學校與家庭裡頭。我們可以說,每一天在臺灣的各角落,都有雙母語的故事正在發生。 「百人百場」網路直播節目就是這樣的初衷,節目上我們邀請到各行各業的來賓,和大家分享他們從接觸雙母語、學習雙母語在到實踐雙母語的歷程;透過他們的分享,讓我們明白雙母語是如何影響每個孩子、每個家庭。或許,他們的故事,就是將來您的可能。 ※感謝臺雙殿授權使用『蕭博士 PA 美語』發音教學系統
【第五十二場】:重新點燃教學的熱情|師資一班 陳慧娥老師
本集來賓 陳慧娥老師在英語補教界有十八年的教學經驗,從國中英語起家,一直往下延伸至兒童、幼兒英語,充滿熱忱的她,甚至自己開英語安親班、請外師上課。但這間補習班終究沒能繼續下去,她也與心愛的教育工作漸行漸遠。 五年前從雙母語師資一班畢業的慧娥老師,形容雙母語是她跟宇宙下訂單的禮物。她重新拾起英語教育,搖身一變成為學生口中的「慧兒老師」,不僅自己的內心充滿喜樂,也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是什麼原因讓慧娥老師放棄耕耘十八年的英語教學?什麼機緣讓她遇上雙母語,為何產生如此大的轉變?
【第五十一場】:置身包子店下雙母語團練站|師資六班 黃曉芹老師
本集來賓 黃曉芹老師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包子店老闆娘,然而包子店除了有好吃的包子,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雙母語高雄前金團練站。店裡最吸引人的,除了包子之外,就是掛在牆上大大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海報,往往客人進門後就被其所吸引,然後經由曉芹老師的引導下認識雙母語。 但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曉芹老師曾任幼兒園老師,不僅學過兒童英語教學法,也具有國語正音師資格。帶過中英文讀經的她對「發音」特別在意,看過教育現場太多不可思議的教法後,讓她在2016年一發現 蕭博士提倡的理念就如獲至寶,認定「就是這個人、就是這裡了」! 加入雙母語師資班後,她的教學生涯產生什麼樣的轉變?她如何運用雙母語幫助孩子們,又是什麼驅使她持續不輟地推廣雙母語?
【第五十場】:國中地理老師,為孩子創辦了「大伙房書院」|師資一班 鄭惠齡老師
本週的來賓 鄭惠齡老師原先為國中地理老師,接觸中醫後有感於如此對生命重要的事,體制教育內卻沒有教授,因而為孩子創辦了「大伙房書院」──實施幼小混齡實驗教育,課程內容包括了中英文讀經、中醫、硬筆篆刻、掃灑進退等。 偶然一次機會聽到臺雙會理事長 蕭博士的講座,發現博士雙母語的理念與其讀經的概念不謀而合,之後不僅將注音調音加入書院課程,亦邀請博士到書院舉辦講座,更在2017年加入雙母語師資一班,成為資深學姊。 是什麼樣的魔力,讓惠齡老師一路以來如此堅定地跟著雙母語的步伐?
【第四十九場】:雙母語鐵粉: 學習,未必從認同開始|師資七班 黃仁妙老師
本週邀請的來賓 黃仁妙老師長期協助團隊推廣雙母語,各式活動講座都有她的身影;師資七班結業後,仁妙老師除了擔任團隊的志工,並且積極推廣雙母語。 ⠀ 從早期的「問老師」到現在的「蕭博士雙母語」,仁妙老師見證了蕭博士始終都在為同一件事──推廣雙母語──而努力,他與團隊又是如何無微不至地照顧每個細節、想方設法讓眾人明白這件事的重要,因此多年後她加入雙母語師資班,許多正在徘徊、只欠臨門一腳的親朋好友也因為她的推薦而加入學習雙母語的行列。
【第四十八場】:誰說,學雙母語只能讓英文變好?|開星一班 黃至華老師
誰說,學雙母語只能讓英文變好? ⠀ 本週邀請的黃至華老師,畢業於臺東大學特教系,然而真正讓她接觸雙母語的契機並非在教育現場,反而是源自小兒子幼時發音的不尋常。 參加各種研習想找到原因,想方設法協助兒子加強語感,歷經了許多挫折與反思。一次向大學同學(按:即雙母語師資六班 黃鼠兒老師)求救的機緣,讓至華老師認識了雙母語,雖然對眼前的教學方式一無所知,但因為了解鼠兒老師對孩子的用心,加上鍛鍊口腔肌肉的特殊學習方式、雙母語團隊研發的各式歌曲與教材,還是讓至華老師決心陪孩子一試。
【第四十七場】:從特教生特質看雙母語教學|師資四班 吳宥增老師
2022年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畢業,今年初完成教育實習甫取得教師證的吳宥增老師,正在努力考取正式老師。大學一年級開始接觸雙母語,這段際遇如何逐漸培養他成為一名老師呢? 特教學生在學習方面有些常見的特質,如:注意力不足、很難舉一反三、對學習的失敗預期……。 在大學當中一邊學習特殊教育專業,同時一邊上蕭博士的師資班之後發現,好像有許多雙母語教材及教學方法用在特教生身上特別的好用,也漸漸開始運用在自身的教學上。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在教學中逐漸成長的歷程。
【第四十六場】:學英文,我們都像特教生 |開星一班 葉晧博老師
「特教老師可能不懂英文,但是特教老師懂教材教法。」 ⠀ 葉晧博老師,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碩士,曾在多所學校特教班任教,並獲2019年花蓮縣教師節表揚大會的特殊優良教師獎,對雙母語從輕蔑地嗤之以鼻到臣服,當中有很深的體會。 ⠀ 特教老師必須不停嘗試有效的教學法,因為正常孩子或許能用一個方法學會十件事,但特殊孩子卻可能得更換十個方法,才能學會半件事。晧博老師接觸雙母語後,發現過程就像「給五毛,拿一塊」──原本以為只是矯正發音,豈知到後來無論是教育觀、育兒觀乃至人生觀,都在某個不起眼的片刻,被不經意地啟發。因而到後來,他每堂課都屏息靜聽,並且在教育現場一次又一次地見證 蕭博士說的一切。
【第四十五場】:陪伴孩子走一條學習的路 |開星一班 黃雅玲老師
本週的來賓 黃雅玲老師,行為很保守思想很開放的二寶媽,認識華德福實驗教育後,決定脫離舒適圈,從台中搬遷到宜蘭定居,從此學習生活一切由繁入簡,實驗教育,看見教育的可能。 ⠀ 一路從此平順嗎? ⠀ 答案當然是「沒有」🤫 ⠀ 所幸接觸雙母語兩年多,很多無法理解的教育現場,在認識 蕭博士與雙母語後,和孩子因教育現場而受傷的心,漸漸地得到修復。於是在去年為了自己及孩子,決定加入雙母語師資班,鼓起勇氣踏上親子共學的自學之路。
【第四十四場】:陪伴是自學最好的禮物|師資七班 甘憲平老師
家有三位自學生的甘憲平老師一路以來雖然辛苦,卻也沉浸在與孩子共學的幸福中。 曾經在公視《誰來晚餐》中分享帶領孩子自學經驗的 憲平老師,帶著孩子走上自學這條路,並非體制多麼難以適應、或者對孩子有什麼期望。她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希望孩子的成長過程,她一直都在;透過共學創造回憶,同時創造未來。 ⠀ 或許是因為如此,多年前蕭博士一場講座,讓她看見自己對於陪孩子一起學英文的期待,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猶豫、探詢,與接觸蕭博士的影片後,真正促使她學習雙母語、成為師資的,反而是學習語言後可以服務他人的那份大愛。 ⠀ 那麼,憲平老師在學習雙母語之後,跟家人們多了什麼樣的互動呢?孩子們怎麼看待雙母語呢?她又是如何實踐雙母語呢?
【第四十三場】:學習雙母語的好,自學的孩子最知道 |開星一班 王晨驊老師
從小自學的王晨驊老師,在國中時因緣際會接觸了雙母語,懵懵懂懂學習了發音和童謠,這段經歷對他的英語學習有什麼幫助呢? 長大後的晨驊老師,在共學團體──志道書院服務,帶著小朋友們讀四書五經,是什麼原因,讓他加入開星一班,再次學習雙母語,並逐步成為雙母語師資,開始教孩子們雙母語呢? 認識了雙母語,才知道 蕭博士與團隊在教材、教學方法上的設計,都充滿愛在其中。 用注音符號,從已知學未知。不懂的人,覺得荒誕;接受的人,心懷感恩;理解的人,感動萬分。 扎扎實實練發音。不懂的人,說是多餘;接受的人,多有獲益;理解的人,歡喜傳遞。 如果您是理解之人,那麼今晚的分享,必能令您心生歡喜;若您是接受之人,那這次的分享,定能讓您有所共鳴,並對雙母語學習有更多的認識;假如您是不懂的人,或是半信半疑、有所疑慮,或許能通過這次分享,找到答案,更加篤定。
【第四十二場】:我是如何透過自學 培育國手女兒 |開星一班 張慧文老師
這一集百人百場的來賓 張慧文老師將持續和我們分享「自學」的經驗! 家有兩個女兒的慧文老師,從姐妹倆小學時期就選擇自學;年齡分別為16歲、13歲的姐妹皆具有出眾的 #體育專長 。16歲持續自學的姊姊是花式滑冰選手,而目前 13歲回到體制內國中的妹妹則是韻律體操體育生。 慧文老師求學時期受到爸爸和英文老師影響深遠,加上大學畢業後出國留學打開了眼界,對英文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回國後也曾擔任過幼兒園的雙語師資,兩個女兒的英文學習自然一直不曾假手他人。經由共學團家長們的推薦,慧文老師加入了雙母語師資班,如同上體育課一般需要堅持不懈地鍛鍊肌肉的練習方式,讓家有體育生的她感觸更加深刻。 在教導自身孩子之餘,選擇雙母語來協助共學團其他孩子的英文學習。這一路走來,慧文老師經過哪些心路歷程呢?而兩個女兒及其他孩子是否也從學習雙母語中有什麼樣的收穫呢?趕緊來收看這一集的百人百場節目。
【第四十一場】:我們的自學經驗|開星一班 鄭因絢老師
本週的來賓 鄭因絢老師在還沒生孩子之前,就打定主意未來要成為全職媽媽,親自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為了孩子,因絢老師走向在家自學之路,但從零開始的她面臨了許多挑戰,其中英文學習,也是她需要極度需要突破的學習。 ⠀ 由於對自己的英文沒信心,懷著「要教給孩子的,自己也要先學會」的態度,因絢老師為拯救英文制定了學習計畫,然而總有些關卡,她無論如何都找不到方法可以突破。就在考慮易子而教這條路時,她遇見了雙母語。雙母語就像是她們家的英文催化劑,讓原本幾乎不使用英文的家人間,可以放鬆、開心地學習。
【第四十場】:從英文讀經 走進雙母語世界 |師資三班 黃臻霖老師
本週的來賓 黃臻霖老師在加拿大取得大學文憑回臺後,曾擔任過英文家教和補習班的兒美教師。女兒一歲半時,因為帶她上 #讀經班,有相關背景的臻霖老師便順勢教起 #英文讀經,後來更開辦讀經學堂。但當時圈子裡存在績效至上、不重視發音、師資培訓資源不足等種種問題,讓不是教育專業出身的她雖然拿著文化底蘊深厚的教材,在教學現場心裡卻始終不踏實。 ⠀ 臻霖老師偶然在一次師培課程碰上臺雙會理事長 蕭博士,蕭博士以「童謠」來讀經的主張,讓長期使用古典文學當教材的她非常不能認同。後來是什麼讓她改變了想法呢?她如何將雙母語運用在英文讀經教學上呢?
【第三十九場】:峰迴路轉的英文教學之路 |開星一班 周玉婷老師
大學應用外語系畢業後,周玉婷(Monica)老師理所當然地以兒美教師做為第一份工作,然而才過一天就選擇了落跑。繞了一大圈後,終究憑著對英文的愛以及「帶給人們快樂」的信念,讓她再度回到英文教學,陪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是什麼契機使她和雙母語相遇呢?雙母語為她的英文教學生涯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第三十八場】:為何十多年幼美教學經驗的老師選擇雙母語|師資六班 吳淑斌老師
吳淑斌老師是大朋友小朋友們口中的「薯餅」老師,在接觸雙母語之前曾經擔任了十多年的兒美教師,成為短暫的全職媽媽後為了女兒而再次回到職場。在幫女兒的英文學習鋪路時相中一套知名教材,糾結之際在「高人指點」之下轉向了尋求雙母語。 蕭博士在講座毫無架子、親切與大家交流的印象刻在淑斌老師心中,於是她加入師資班,跟著上課、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領會蕭博士的身教與言教,感受孩子們在雙母語教學下的進步,因而發現雙母語對學齡前的幼兒及家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更立志用雙母語保護這些孩子與家長們。
【第三十七場】:轉角遇見雙母語——何時開始都不遲 | 師資二班 陳愛芸老師
開春邀請到的第一位百人百場分享者是師資二班的 陳愛芸老師,從輔仁大學財經法律系畢業後,在幼教、兒童補習班擔任將近十年的英文老師。歷經好些歲月磨鍊,尋求突破的愛芸老師發現了雙母語,帶著好奇心進來一探究竟,然而真正感動她、讓她下定決心以雙母語來幫助學生,卻是在師資班畢業一段時間之後。 ⠀ 從補習班體系到雙母語,從不上心到大力推廣,這之間經過什麼樣的轉折?
【第三十五場】:從體制老師到雙母語師資 | 師資一班 黃姿樺老師
本週邀請的 黃姿樺老師除了是雙母語「總站」溫州街學殿的教學擔當,同時也是開星門人氣角色「筆極熊」系列的創作者,許多孩子因為有了這些可愛溫暖的動物陪伴,學會並愛上寫出一手好字。 ⠀ 姿樺老師加入雙母語的機緣非常戲劇性,一開始是經由兒子同學的家長介紹而認識,然而當時外文系畢業並在小學當英語代理老師的她對自己的英文能力相當有自信,壓根不覺得需要坊間這些「英文學習課程」,然後……這位家長就直接幫她付費報名課程了。 ⠀ 這之間經歷什麼樣的轉變,讓她相信雙母語真的能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她從學殿開張就緊緊相隨至今?
【第三十四場】:原來學英文是這麼一回事兒|師資六班 黃醒文老師
醒文老師在接觸雙母語之前,曾為了從小花大把時間精力 「磨」 出來的英文卻很難隨心所欲地運用而困惑,亦曾砸大錢為孩子購入點讀版英文童書,仍覺得和英文 「相見不相識」;雙母語帶來的不僅是英文能力的提升,學語言本身變得愉悅,並融入親子日常生活,在服務與關懷的氛圍中與不同領域的同儕一起學習,則成了她意想不到的收穫。 因此在團隊號召下,醒文老師慨然提供家中場地設立團練站,除了從籌備和經營的過程中自我成長,也和伙伴們凝聚一股推動雙母語續航的力量。讓我們一起聽聽醒文老師分享她的獲得,以及營運團練站給她帶來什麼樣的體會。
【第三十三場】:用對方法,享受學習|師資三班 黃雅玲(凱薩琳)老師
人生路上兜兜轉轉,從困在不斷思索人生意義的胡同裏,一路走來,終究在探尋的岔路上覓得曙光。本週百人百場的分享者 黃雅玲老師(凱薩琳老師)在一場讀經師培中巧遇了雙母語,在雙母語師資班裏再度重燃對英文的喜愛,並從女兒的身上體驗到何為「享受學習」,也找到自我新的學習觀。 曾經立定外文系為唯一志願,卻在出社會多年後才有機會重返校園就讀,然而大學所教在國外的自助旅行竟完全派不上用場,這段經歷讓凱薩琳老師開始不斷思索語言學習的意義;加上求子不易,一直令她對教育戒慎恐懼,遇見雙母語後,她更加明暸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汲汲營營於事業,對於教育的執著,除了陪伴還是陪伴,享受陪伴孩子的甜美時光,同時也看見女兒身上的反饋,更熱切地希望能以自身的經驗,幫助更多仍在為學習跌跌撞撞的家庭。
【第三十二場】:一人學習雙母語,三代家人都受益|師資六班 吳怡芬(Hanah)老師
百人百場節目中,總能發現雙母語師資班裡臥虎藏龍,透過每週的分享,讓我們看見雙母語的未來還能夠更寬廣。本週邀請的 吳怡芬老師(Hanah老師),接觸了雙母語之後,對於人類的語言教育有了更多的看見。 因為信仰,Hanah老師對於阿語推廣有濃厚興趣的她,鼓勵孩子用雙母語的方式學習母語、阿語和英語,交織出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在她的努力之下,也將雙母語的學習方式帶入了臺灣第一所伊斯蘭幼兒園,透過「狀聲詞」繪本教導孩子大玩聲音遊戲。 另一方面,雙母語強化了Hanah老師與父親的的連結,為了陪伴患有肌少症的父親復健,她藉著雙母語的發音練習讓父親鍛鍊口腔肌肉;兩人之間互動更為緊密,父親的身體也改善許多。
【第三十一場】:孩子的好英文,何須假手他人?|師資二班 吳佩珊(佩佩)老師
有別於許多臺灣孩子在學習英文遭遇瓶頸,才有機會遇見雙母語,吳佩珊老師(佩佩老師)家的孩子是完整接受「先聽說後讀寫」的雙母語實踐者。 工作之餘 佩佩老師利用時間接受雙母語師資班的訓練,身旁的女兒欀穎從小就跟隨著她一同練習;於是,在孩子還沒進入學校接受英文教育之前,佩佩老師就先讓女兒浸淫在雙母語的發音練習,把英語的音素和聲音深深地印在她小小的腦海裡、耳朵裡和嘴巴裡。接觸雙母語3年的小欀穎,背誦童謠與英語發音的成果影片是小小星二代的最佳範例。 ⠀ 從前的人說 #易子而教 比較容易,也迷惘著找外師教孩子語言最道地?佩佩老師透過自己教導孩子的親身經歷,提供了我們另一種學習語言的思考。
【第三十場】:用雙母語教外國人學中文|師資一班 王立德老師
王立德老師的正職是教雙母語(英語),休閒時間不是教雙母語(中文),就是在準備雙母語教材。 而這一切的開端,就是在八年前;他決定從科技業轉入教育產業,偶遇問老師的雙母語,進而在四年前加入師資一班,並於畢業後全職教雙母語。 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幸而得到很多人的幫忙,才得一直用雙母語服務眾人。立德老師教學「有教無類」,無論是大班小朋友、國小生、國中生、大學生、老闆到退休的長者,只要想學沒有不教的。教學也盡量達到「因材施教」,本著雙母語的精神,外觀上則依造學生的需求與身份,做細部的調整。 在教學雙母語過程中,立德老師體會到教育的核心精神就是—陪伴,讓他的分享陪伴著您度過歡愉的一天。
【第二十九場】:雙母語如何走進體制教育(上集)|師資五班 彭雅玲教授
彭雅玲教授,學術專業為文學批評及語文教育。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南投縣教育處長,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授兼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主任、行政院農委會動物保護諮議小組諮詢委員。 彭教授專長為語文教育,其豐富的學養與行政資歷,認為教育的重點在語文,語文能培養學生品格、端正言行。彭主任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雙母語,並於2020年加入蕭博士雙母語師資五班。 學識淵博、行政經歷豐碩的彭教授是如何看待雙母語,對於雙母語進入教育體制有什麼樣的洞見呢?她對於雙母語團隊/蕭博士有什麼樣的期許與看法?
【第二十九場】:雙母語如何走進體制教育(下集)|師資五班 彭雅玲教授|加映蕭博士的精彩對談
【第二十八場】:從家庭主婦到教學之路|師資六班 張雅勛老師
誰說 全職媽媽 不能追逐自己的理想?張雅勛老師,至今已累積一千場雙母語線上教學的經歷,自謙為「平凡的家庭主婦」的她,現在可是超級受到學生喜愛的「亞亞老師」! 這一切起源於自身對英語能力有所期望,沒想到加入師資班後她的天賦被發掘出來,加上對細節的講究,促使她持續鑽研怎麼樣教得更好,過程中不僅雅勛老師逐漸發光發熱,學生們也隨著她的引導下建立起學習語言、乃至在任何學習領域的自信心。 說來神奇,但其實也不神奇。雙母語如何改變她、改變孩子?邀請您一同來參加雅勛老師的分享。
【第二十七場】:回首這條英文自學之路|師資七班 何靜妍老師
雙母語師資班培育的老師之中,有不少是投入自學的家庭,本週邀請的 何靜妍老師,就是為了一雙目前四年級和中班的寶貝女兒,決定脫離教育體制,已施行自學模式一年多的母親。 和絕大多數自學家庭一樣,準備期間不免需要思考學什麼、如何學、學習資源從何而來,光是「怎麼教孩子英文」就讓靜妍老師費了許多心力找尋,直到巧遇雙母語…… 為什麼自學家長們願意選擇雙母語教學作為孩子們學習英文的後盾?雙母語能為踏上這條路的家長與孩子們提供什麼樣的幫助?邀請您一起來聆聽,解開心中疑惑!
【第二十六場】:國中成為「棄英」,竟然因為雙母語成為雙語師資|錢維貞(錢錢)老師
俗諺「有狀元學生,無狀元先生。」或許可說是 錢維貞(錢錢)老師的最佳寫照。錢錢老師自嘲早在國中就成了「棄英」,卻在多年後加入開星門,成為推廣雙母語的一份子。
【第二十五場】:我這樣教英文對嗎?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呂明穎老師,對於英文教育的反思
「臺灣的英文教學方式對於學生真的是有效益嗎?」在臺灣從事英文教育工作十多年的呂明穎老師,歷經了三家英語補習班再到北市三間公立學校、一間私立學校擔任英語教師以及成人英語的教學經驗等,心中對於「我這樣教英文是對的嗎?我如何教得更好?」存在著多年未解的疑惑。直到他接觸到了雙母語學習系統,一切就此改變。
【第二十四場】:幼兒園園長陳亭諭接觸雙母語,開啟了對孩子的啟蒙之旅
家有三位孩子的 陳亭諭老師,夫家經營讀經幼兒園多年有成,持續地將讀經的文化底蘊傳遞了一代又一代。可想而知,當亭諭老師接觸了與傳統讀經截然不同的雙母語教育時,有意導入雙母語教學在幼兒園的她,經歷了不少來自於家庭與家長劇烈的反對聲音。 如今亭諭老師不僅成功地在幼兒園中並行雙母語和讀經教育,幼兒園更成為當地雙母語認證的據點。你能想像,儒家書院牆上貼著安迪哥是什麼樣的景象嗎?她是如何做到擁抱傳統與現代,當時如何讓家長和長輩認同、使讀經和雙母語兼容並蓄的呢?
二十三場:「學習單」之王如何透過雙母語的啟發,開啟了他的教案之路 | 陳正智老師
花了六年時間,輾轉讀了三間大學,大學畢業後沒定性的 陳正智老師,因為工作抗壓性差,曾經一年換過六個工作,最終毅然決然投身公務,選擇當人民的公僕,作為一生的試煉。 因為某次偶然的機緣,加入雙母語師資班並且背被同學誤稱為「校長」的他,真實身分是一所中學教務處的師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正智老師化身為一位教育魔法師,廣蒐各式各樣的教育資源,並且秉持雙母語的教學熱情,變出一份又一份包羅萬象、取之不竭的學習單,幫助孩子在無垠的知識海裡遨遊。 想知道正智老師如何從沒有定性的過往變成教育魔法師嗎?歡迎大家一起來線上聽他現身說法!
二十二場:留英雙碩士的雯文老師,如何與孩子一同穿越臺灣教育體制的槍林彈雨
現代父母,都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當孩子到了就學的年紀,忙著送小孩到腦力/潛能開發、才藝班或是雙語夏令營…等等,希望將孩子的時間排滿,給予最多的學習養分。擁有英國雙碩士學位的 關雯文老師(倫敦政經學院國際勞資關係與人力資源管理、雷丁大學國際管理),何嘗不是如此。 作為一位母親,雯文老師和所有的家長一樣,對於子女的教育有著殷切的企盼,希冀早日將自己身上的知識不保留的傳授予孩子。早在大女兒中班時,雯文老師在家中書櫃最顯眼的位置已添購好各式的英文繪本,留學背景的她想像著每日可以讀誦英文繪本,讓孩子早日沈浸在外語的世界。
二十一場: 即將舉家出國生活的陳芷翎老師|是如何從雙母語的視角看待雙語教育呢?
陳芷翎 ,學生們喜歡稱Mandy老師。2017年認識雙母語,每天跟著兩個男孩互相學習一同實踐。 接觸雙母語之前有著海外生活、英文採訪編輯和接案譯書的經歷,雖然這些種種是英文能力的象徵;但直到遇見「雙母語」才明白可以有系統、有方法地將語言能力傳遞給下一代是多麼容易和開心的事情。 Mandy老師任教於雙母語學殿將近快四年,負責班級教學外也規劃多次學殿營隊;近期更帶著多位師資前進北市校園課後英文社團,教學開星門原創歌曲,推廣雙母語救聲員和66注音積木。 她亦喜歡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雙母語的視角挖掘新鮮事,希望臺灣的孩子未來都能擁有悠遊雙(向)語言的能力。十ㄧ月即將舉家前往澳洲生活的她,是如何透過實踐雙母語教育,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二十場:偏鄉教育 謝旻汎老師|迷途羔羊的探索與實踐
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博士生,主修物理教育。同時為雙母語師資七班/開星門一班的師資,現為國中自然教師 台灣大學生機系畢業的旻汎老師,曾經擺路邊攤、賣便當、發傳單、當服務生、清潔工。曾在兩年內,每週來回台北與玉山;也曾為了考取教師證,重返校園,在兩年內修習99學分。 作為五個孩子的爸、偏鄉孩子的導師,他是如何接觸雙母語?如何為孩子們做出愛的抉擇?趕緊來聽聽他的分享吧!
十九場:英文高材生 黃國倫老師|英文高材生帶著雙母語重新走進親子教育與體制
政治大學英語系、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的黃國倫老師。曾任字幕員、影片翻譯、翻譯公司審稿員,以資訊及科技類翻譯為主;國高中教師、補習班教師、高中職行動教學優良教師。 英文背景看似優秀,修習教程時卻得上發音課;通過全民英檢高級,但無法完全聽懂英語新聞、影劇,心中充滿疑惑;教學十多年,卻無法幫助中下表現的孩子進步,只能勉強讓他們不排斥英文課;家中的國二大男孩,雖然父親教英文,但在體制的衝擊下,對英文的興趣岌岌可危;小三天兵弟弟,該如何不重蹈覆徹。這一切,一直困擾著國倫老師。 六年前與博士重逢於臺中,開始接觸雙母語,一步步印證下來,終於確定找到解決之道,開始不遺餘力推廣雙母語。
十八場:救火英雄 林智勲|遇到開星門教育,才發現原來我唸錯30年的英文發音。
服務於臺南市區消防隊的林智勲,曾經很有自信的認為很認識的[ɪ]、[æ]、[ɑ]、[ʊ]的英文發音,直到遇到開星門教育,原來我唸錯了30年了。 這些錯誤不是沒聽懂,而是在經驗裡從來沒有聽過英語人士大多數唸的音素。 碰到雙母語教學系統後,從師資班畢業後仍堅持練習與自己的小孩一起學英文,從此不再死記、硬背。在這個學習系統中找回學習的快樂。
十七場:開星門學殿殿長 楊怡老師|雙母語如何幫助自學與體制孩子學習英文
政治大學經濟系畢業的楊怡,曾任職活動企劃、媒體公關、職業編劇、製片的領域。曾以深厚的文字能力與豐富的想像力,編寫過膾炙人口的電視劇本。 孩子出生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的楊怡老師,面臨家中一位已上國中卻不喜歡英文的孩子、與一位小三正打算自學卻完全沒有英文基礎的孩子。
十六場: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秘書長 陳執中|我是如何看待雙母語
一位英國留學碩士,兩位孩子的父親,雙母語團隊的工作者;人稱叔叔的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秘書長 陳執中先生,以自身學習英文的經驗,是如何看待雙母語?接觸雙母語之後,又是如何看待家中讀私立小學的孩子的英文學習之路呢?
十五場:壽險超業 蔡韶芳經理|從超級業務員到雙母語推廣員
求學時代放棄英文的百萬壽險超級業務經理蔡韶芳,不希望孩子重複自己學英文的無助,花了大錢栽培孩子在全美環境中學習,卻總是羨慕別的家長可以和孩子的外師侃侃而談孩子的學習狀況!
十四場:暖心幼教 賴幼幼老師|一位小五就成了棄英的幼教老師,被開星門暖暖抱緊的奇妙故事
自認長不大的賴幼幼,原本看到英文就像看到大野狼一樣,現在卻滿心歡喜和英文做朋友,而且還善用自己幼教的教學經驗研發出各種教案。 到底開星門有什麼魔力,讓她解開自己被封印許久的信心? 大家趕緊來聽聽一位小五就成了棄英的幼教老師,被開星門暖暖抱緊的奇妙故事。
十三場:開星門教育字典主編 王心緹|從決心不要教兒美,到成為開星門字典主編
外文系畢業,原來從事兒童英語教學的王心緹,為何決心不要再教學? 當初是什麼契機遇見蕭博士?又是什麼動力重燃熱情、兩年的時間慢慢整理堆疊出《超自然發音字典》? 教學如春雨潤大地般溫柔細膩,總能讓人驚呼「原來這樣就能學會!」的心緹、拆解步驟讓人放心又開心的開心星,期待與您空中連線。
十二場:小提琴才子 施奕安|音樂、音感、因為有您
外文系畢業,所屬樂團獲得金曲獎提名的施奕安,當初是怎麼遇見蕭博士的? 師資一班結業後,是什麼動力讓奕安充滿勇氣和信心在臺中開了中部第一間雙母語調音教室? 又是什麼原因,讓奕安義無反顧來到臺北擔任學殿殿長? 音感絕佳的CVC認證官小提琴才子、教學現場總是讓人好安心的安心星,期待與您空中連線。
十一場:臺雙殿設計師 林子平|一切都從注音符號表開始
跟朋友合夥開咖啡廳,偶爾在角落專注畫畫的林子平,是如何被蕭博士發現帶回家的? 和蕭博士開發的第一件專案是什麼? 雙語注音符號表的演變過程有什麼難忘的回憶? 擁有好多奇妙的創意點子和赤子之心的文青諧星,期待與您空中連線。
十場:臺雙殿設計師 闕可昕|墨墨來企分享這些打開星門的創作
沒聽過雙母語的設計師,是怎麼加入團隊的? 加入團隊後,又是怎麼快速成長,編繪出一本又一本教材的? 學而時習字系列,偷偷藏了什麼彩蛋值得人人擁有? 喜歡偷偷觀察同仁的CHECK星,以及墨企鵝寶寶,期待與您空中連線。
九場:開星門教育雙語師資 鍾璧如|從印尼到臺灣,教育現場的第一線觀察報告
學習英文的路上跌跌撞撞,因為認識雙母語而信心大增的路星,小時候是個怎麼樣的小孩? 讀經老師那麼多,為什麼蕭博士欽點了路星老師當他姪女的讀經啟蒙老師?又是什麼機緣前往印尼、走上教學路? 從讀經教育到華語教學,再從國小代課到教材編輯、雙語正音,看到小孩就開心的路星星,期待與心中住著孩子的您空中連線。
八場:開星門教育 設計總監 張嘉玟|從第一隻安迪哥到開星門教育
有著一頭可愛捲髮的張嘉玟,是開星門教育團隊明星吉祥物安迪哥的馬麻,也是開星門教育的創始員工之一。 是什麼機緣,認識了蕭博士,創造出大受歡迎的安迪哥? 走過哪些路,來到現在的開星門? 從插圖繪製到教材出版,再從海報設計到各種視覺規劃,形象美感一手打造。 請別錯過筆下有魔法的安迪星張嘉玟,讓她腦內的奇幻世界,與您空中連線。
七場:特教師 黃鼠兒老師|給女兒跟世界說 YES 的信心和勇氣
笑聲爽朗的鼠兒老師,是師資六班最熱情的開心活寶。 是哪些原因,讓鼠兒如此有愛心、耐心日復一日? 遇見開星門,在自己和孩子和學生身上,多了哪些轉變? 在師資班學到哪些十八般武藝,如何幫女兒願意面對學校的英文學習? 跟世界說 yes 的信心和勇氣,鼠兒分享給你。
六場:開星門教育 客服經理 張莎拉|學英文,靠努力不夠,還需要什麼呢?
聲音甜美的張莎拉,是開星門教育團隊每天講最多通電話的成員。 是什麼吸引力,讓在臺中穩定工作多年的莎拉,來到臺北? 是哪些原因,讓莎拉如此有愛心、耐心回覆一通又一通電話、一則又一則訊息? 學英文,靠努力不夠,還需要什麼呢? 請別錯過既親切又神秘的黑葉之星,難得不只有聲音還有畫面的空中連線。
五場:臺雙殿出版創新部 鄭心豪|英文學旅的悲歌,走過間歇性失聰
開星門教育團隊「正中星」鄭心豪,會程式語言、會編輯、熟悉線上導播、還會畫畫,是開星門教育團隊斜槓跨度最大的成員。 是什麼,讓在雲林的心豪,義無反顧來到臺北? 間歇性失聰症是怎麼發現的?現在是否已完全康復? 從悲傷到喜悅,開星門教育的藥方是什麼?今晚揭曉。
四場:臺雙殿出版創新部 施馨檸 |人事時地悟:馨檸老師說 Thank you
21歲的施馨檸,是開星門教育團隊年紀最輕的成員。 是什麼,讓從小自學的馨檸,變成全團隊倚重的小幫手? 哪一刻,讓馨檸發現,原來大家聽到的世界,都不相同? 聲音甜美的小行星世界,今晚揭曉。
三場:開星門音樂總監 張顯榮|您不知道的,開星門音樂的背後故事
有那麼多可能的張顯榮,為什麼選擇加入蕭博士的團隊? 顯榮創作那麼多開星門音樂,什麼是幕後推手? 顯榮曾經在陽台跟大蒨說「一直練一直練一直練,就對。」背後是什麼深刻的故事?
二場:水水部長|為什麼雙母語成為我的志業?
一場: 森山大蒨|從牙醫師到雙母語,大蒨姐姐為什麼捨不得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