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又近尾聲,早上把在實驗機構就讀的學生課堂作品草稿拿出來; 一張一張彷彿真的留言般幫她一次增加一個變數的方式, 從中英夾雜的方式堆疊至完整的英文句子。 主要因為在教室的時候,隨手幫一位女孩直接順成一句話。 事後想想不夠全貌,藉此自我補救。 帶著《超自然拼讀字典》教材的設計精神, 四年級的中文邏輯已經很足夠他們構思劇情畫面, 找出相對應的單字,用押韻的方式梳理成簡單三句短語。 但三個中英夾雜的短句又如何? 如何在於一旦孩子開啟自我創作模式,就可以看見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這樣的基礎上不帶評論地對話,不就是最難得的親子互動、師生互動。 多數時候, 我們只認為教學遊戲化的表象才能吸引孩子,孩子學不會是因為教學方式很無聊; 所以有趣地學寫作文、有趣地學數學、有趣的自然科學、有趣的英文課; 然後背單字要有趣、學文法要有趣……。 最後忽略有趣的定義其實是被後設,而學習本身的甘苦夾雜才是真實的樣貌。 完整的一句英文,前身可不可以中英夾雜?當然可以。 所有的文字創作過程本來就是跨素材、跨媒介、跨時空的集合體。 其實音樂、藝術……所有人類活動都是。 完整的一句英文,前身可不可以是零碎的短句、片語、量詞?當然可以。 從零到一、無到有,本來就是大自然循環的常態。 一個孩子如果內在覺得不有趣,外在轉化成什麼樣貌都只是表象,難以持久。 一個孩子如果內在覺得有趣,外表再怎麼安靜,他心裡的小宇宙都是熾熱的。 兩者之間當然有交集點,就看彼此如何跨出。
某次哥哥英文作業要用歌詞 The sun says goodnight to the moon. 找字一直替換sun/moon。 他那很想找梗搞笑惡作劇的腦袋轉啊轉,用了超過30分鐘到快崩壞的時候,躺在他床上的我淡淡地說:「你在想的東西跟《聲律啟蒙》好像,你要不要去翻來看看?」
一首簡單的韻謠, 學發音、咬字、語調; 玩直譯、轉譯、超譯; 換詞語、詞句、詞性; 還能繼續什麼? 今天最後一次線上童謠, 隨選一首童謠,亂挑三個字彙, 玩起文字大風吹,重新編寫中英短謠……
如果說「語感」是種習慣,那只要知道某種語言的習慣是什麼,再回頭看看自己熟悉的母語裡有沒有能移花接木的結點,從那裡相連,就可以讓自己養成新語言的語感習慣。
很臨時的到汐止一所國小代課英文。四年級七個班八堂課,花了一個半天的時間跑完,非常消耗體力、耐力、腦力的排課。中間還遇到兩個班級當天停課,因此隔天不用到學校。大量接觸快100個陌生學童,進家門前整身酒精噴飽噴滿。久久像個上班族的按表操課,果真一天下來到了晚上倒頭就睡。
臺北市大安區的巷弄裡有一個特別的角落,每兩週會有一群孩子來學英文童謠;同時間在這空間上課的孩子也很特別,有許多是我以前的學生。
一位國中時期跟著父母從臺灣移民到澳洲的男生,說自己長大之後,每次回來臺灣,看著大家大熱天在路邊小吃攤滿身大汗吃著陽春麵時,都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