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安區的巷弄裡有一個特別的角落,每兩週會有一群孩子來學英文童謠;同時間在這空間上課的孩子也很特別,有許多是我以前的學生。 每兩週來的孩子,三個就讀實驗小學,另外兩位則是一般公立小學外加安親英文班。其中一對就讀實驗小學的姐妹,校內對於英文學習沒有特別設定的標準,校風旨在自由民主;另一位小一女生的實驗教育環境則是強調英文能力培養,上學第一天就在用全英文教材。所以是什麼樣的創新英文學習系統能同時收納這三組各自迥異的受教背景? 學習文本的挑選當然是重點,但最亮眼的還是那一顆顆的臺灣雙語注音積木,以及至少一年起跳的口說肌肉訓練歷程。怎麼樣都跑不到的時間成本,最後都證明慢工細活的價值。 臺灣擁有全亞洲最幸福、最自由、最開放的教育環境。不全然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更多是整個世代觀念已經西化,對於自由民主、多元平權、女性主體等倡議多能欣然接受大聲擁護。以五年級、六年級為首的父母也比上一代家長,更傾向讓孩子探索自己取代分數至上。 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社會階層壓力相比;臺灣人隨遇而安、樂天知命同時也勤奮堅毅的民族性,有時看來也不免是受惠於殖民歷史與外來政權的歲月。而這樣的本質轉型跟澳洲很類似(從毛利人到白澳到轉型正義),也是我覺得臺灣擁有全亞洲最棒學齡教育環境的原因之一。 在這樣的本質上,我們並沒有焦慮孩子要贏在起跑點的必要性。種種擔憂與比較反而更像是受制於社群媒體與網紅文化,將自身對於教養的想像投射在流量點擊上;或者藉此形塑孩子的學習表現。以前的父母拿隔壁鄰居小孩比較,現代的父母拿最熟悉的陌生人比較。 這群隔週相見的女孩們,被我戲稱是公主班,也是我目前唯一的實體班。在這近一年半的時間裡,看著他們從舌頭肌肉練習開始,中間經歷疫情的線上課程到現在還未歇息的口罩日常。 時間的沖刷讓她們的發音咬字更佳穩定與自信,是那股在本質上的變化讓她們對學習有信心,驅動她們表達每次來這裡上課都很開心、不想回家的愉悅之情。 教室裡沒有爭來搶去的刺激遊戲,更多是給予孩子大方大聲表達的練習機會,安靜互相等候,善待物品。而同時段的另一群孩子,將是她們下一個階段的旅程。 下課前,謝謝桌子、謝謝椅子、謝謝白板、謝謝白板筆、謝謝冷氣⋯⋯ 嗯,夏天的腳步確實近了。 而那個特別的角落是什麼地方呢? 是一處以中英作為「雙母語」的學習基地,若有興趣,可以上網Google搜尋。
如果說「語感」是種習慣,那只要知道某種語言的習慣是什麼,再回頭看看自己熟悉的母語裡有沒有能移花接木的結點,從那裡相連,就可以讓自己養成新語言的語感習慣。
學期又近尾聲,早上把在實驗機構就讀的學生課堂作品草稿拿出來;一張一張彷彿真的留言般幫她一次增加一個變數的方式,從中英夾雜的方式堆疊至完整的英文句子。 主要因為在教室的時候,隨手幫一位女孩直接順成一句話。事後想想不夠全貌,藉此自我補救。
很臨時的到汐止一所國小代課英文。四年級七個班八堂課,花了一個半天的時間跑完,非常消耗體力、耐力、腦力的排課。中間還遇到兩個班級當天停課,因此隔天不用到學校。大量接觸快100個陌生學童,進家門前整身酒精噴飽噴滿。久久像個上班族的按表操課,果真一天下來到了晚上倒頭就睡。
一位國中時期跟著父母從臺灣移民到澳洲的男生,說自己長大之後,每次回來臺灣,看著大家大熱天在路邊小吃攤滿身大汗吃著陽春麵時,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隻天鵝(goose); 想吃食物(food); 沒有牙齒(tooth); 傷心嗚呼 (m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