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是一種「充滿例外的」拼音文字。 明明是同一個聲音,卻有多種拼字可能; 明明是同一個字母,卻有多種發音可能。 - 因此,從1800年代開始,就有兩派人馬,各執己見,認為自己那一派的「老師教英文的方法」才是對的。 (200年後,人類才驚覺,「孩子學英文的神經元」才是重點。) - 第一派:自然派。 第二派:人為派。 - 自然派認為, 既然「聽久了,就會說」,就表示,「看久了,就會拼」。 人為派認為, 雖然「聽久了,就會說」,不表示,「看久了,就會拼」。 - ▪近幾年的腦神經醫學清楚證實 ▪聽說能力就是人類先天的 nature ▪讀寫能力要靠人類後天的 nurture ▪自然派就是一敗塗地但這已經是後話了 - ▪您是哪一派的 ▪全英語幼兒園是哪一派的 ▪華德福教育是哪一派的 ▪教育部課綱是哪一派的 ▪全臺灣的外師是哪一派的 ▪您敢問嗎 ▪依他們的年紀恐怕都是自然派的喔 ▪結果你要他們教 phonics - 自然派跟人為派,整整吵了200年。 這兩百年間,兩派互有輸贏,也各自造就了許多富可敵國的教科書商、字典出版社、跟師資培訓機構。 例如:全球三大字典出版商的 Merriam Webster 韋氏字典。 例如:美國市占率分別高達43%跟14%的 Fountas and Pinnell 公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Calkins 的公司。兩間都是自然派。都出版教材,都開師資班。 - 而這個「英文的教法」的路線之爭,變成了戰爭:The Reading Wars。 關於這個「美國英文教學的200年內戰」,時代雜誌在2022年8月11號,出版了一篇邏輯井然,引述詳盡,文風詼諧,筆透悲憫的第一流報導。 【連結請點我】
- 這場打了200年的內戰,本來在2000年,有個大好機會,可以止戰的。 在1997年,美國國會受夠了這兩種英文教學路線,無止盡的、鐘擺式的對英文教育的干擾。乾脆,組成一個「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網羅了腦神經科學家、兒童教育心理學家、語言學家、英文老師、校長、督學、家長,預算上億,耗時三年,唯一的工作是什麼呢? - 讀書; 開會; 寫報告。 - 他們把過去50多年來跟英文教學相關的所有科學專著、碩博士論文、會議文章、實驗數據、教學檢討報告,幾十萬份資料,分門別類,分組瀏覽,分組報告。(因為實在太多文件了!) 其中重要的委員,都簽了利益衝突切結書,保證不帶任何偏見,只能純然客觀地提出,擲地有聲的讀書心得。因為,這樣的一個國家級的報告,牽涉到的金錢跟市場,實在太大太大了。 成果:400頁的厚重報告,跟一個五層樓的閱讀金字塔。 金字塔清楚表明: 先學 PA,再學 phonics,然後 fluency,再來 vocabulary and grammar,最後是 comprehension。 - 這樣,夠清楚了吧? 這樣,總不會再吵了吧? Nope. 商人可厲害了。推出了一個叫做 balanced literacy 的山寨版教學法。 簡單講,就是『我也不是不甩金字塔,但也不是照單全收金字塔,我來個模稜兩可的綜合版。』 我迄今看過最俐落的一個記者評語,是這樣說的。 Balanced literacy 就是把「人為派」的一小撮 PA 鹽跟 phonics 胡椒,灑在一大塊「自然派」的牛排上。 這樣投機取巧,不甩科學數據的後果就是, 20年過去了,美國小學生的閱讀障礙率, 從2000年的40%,升高到了2020年的66.6%. 除了一個州。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科技公司,叫 Netscape,捐了1億美金,成立基金會,甩這個金字塔。 他們就是按部就班,老師乖乖重新學 PA ,學 phonics,然後乖乖教 PA,教 phonics。 然後呢? 教最貧窮的小孩子。 這州的閱讀考試分數,如鷹展翅上騰,飛快地成長,從全美國第49名,幾年內,躍升到第21名。 這個州,叫密西西比州。 這個故事,叫「密西西比的奇蹟」。 ▪煩請自行搜尋 Mississippi miracle - 這個密西西比州的奇蹟,一定讓美國很多政治家眼睛一亮。 其中,動作最大,格局最高,心臟最強的,就是在1975年他15歲那年曾經被逮進紐約警局後來長大又變成一個紐約警察的回頭浪子。 他叫 Eric Adams。 他一生坎坷,自稱 arrested、dyslexic、rejected。 被逮補過,又有閱讀障礙,又屢遭拒絕。 2022年,他當選了紐約市長。 - 16個月後,在2023年的5月9號,在全美最大學區的紐約市,這位 Adams 市長跟他欽點的 Banks 教育局長,連袂召開史無前例的教育政策發表會,正式跟美國其他城市宣告,這場戰爭,結束了。 他們要「強制執行 PA 金字塔」。 用強制的。 他們兩兄弟,豁出去了。 他們宣布2023年暑假,紐約的700間小學,有一半的英文老師,需要正式接受55小時的「PA 金字塔」培訓。而另一半小學老師的培訓,則在2024年要完成。 您我都知道,美國是多麽重視自由的社會。 紐約市長說:為了孩子,我不管這麼多了。你們可以自由從三種師資培訓裡面,選一種。可是三種師培,都有 PA 為首的金字塔。 - 至此,美國的「教學界」,終於接受了「科學界」。 這個「科學金字塔」的培訓,有五個步驟,簡稱「PPVFC」。 P. A.─聲音覺察 P honics─自然拼讀 V ocabulary and grammar─背單字學文法 F luency─讀簡單繪本 C omprehension─讀困難文本 ▪不同版本的第三第四步驟的次序會互換 - 我極具信心地預言: 臺灣的各縣市,會比美國的紐約市, 更早獲益,更早出現「密西西比的英文奇蹟」。 - 我的理由,有三個。 1. 「臺灣 PA 英文教改」的起跑點,遠勝美國。 他們現在才大夢初醒,才要開始做的「PPVFC」, 我們其實早就做了,而且做得極好。 我們只是少了 PA 這個第一步,從「PPVFC」縮水成「PVFC」。 現在只要整個社會有共識,一起把 phonics 的學習延遲一年,去補齊 PA 這一步,後面的英文學習,就可以完全照舊。 只要補學PA, 其他都照舊,奇蹟照樣會乖乖出現。 ▪密西西比州就是規定小學老師接受紐約那個55小時的 PPVFC 培訓 - 2. 「臺灣PA英文教改」的「幫助者」,會遠遠多過「攪局者」。 文前所述,美國的英文教科書跟英文師資培訓的市占率43%跟14%的那兩大機構,我們就姑且比擬成康軒跟何嘉仁好了。 市占率14%的 Calkins 教授,畢竟是讀書人,她去年公開承認錯誤,錯了20年,然後在今年的教材跟師訓,都加入了「PPVFC」。 市占率43%的呢? 完全拒絕改變; 甚至拒絕採訪。 你看就是有這種書商,紐約市長能怎麼辦? 只好發揮警察本色,強制執行啊。 - 我的意思是,我們臺灣社會,良善多了。 我們的公益團體,遠多於既得利益團體。 更何況,「臺灣 PA 英文教改」,又不是要「改變現況」。 只是要「補登 PA」而已,不是要「砍掉 phonics」。 - 這個「補登不重練」或「補摺不扣錢」或「補票不下車」的貼心操作,不但不會威脅到既得利益團體,甚至會讓這些產業的業務量大增,股價大漲。大家都會樂觀其成的。 別忘了,美國是要從「不學 phonics」的政策,180度髮夾急轉彎,變成「改學 phonics」。那會擋掉多少人的財路啊! 我們只是從「先學 phonics」的政策, 改成「先學 PA 再接 phonics」而已。 其難易程度,天壤之別; 其擋人財路,天壤之別。 明眼人一看即知, 「臺灣 PA 英文教改」,不但不會擋人財路,還會送人財富。 - 3. 「臺灣 PA 英文教改」的歷史比美國悠久,經驗比美國豐富。 PA 的科學立論,說穿了,就是國語注音符號的科學立論。 PA 只有兩步驟:清楚盤點所有音素;學習操控這些音素。 第一個步驟,我們臺灣,小二以上的老百姓,誰不會? 不就是盤點37個注音符號嗎?太簡單了,不用師資培訓,更不用外師。 第二個步驟,我們臺灣,小二以上的老百姓,誰不會? 不就是「聽到國語聲音,把注音符號寫出來」 再加上「看到注音符號,把國語聲音唸出來」嗎? - 唯一的微調,就是要把國語的37個音素,改成英語的44個音素。 然後,國語老師打第一棒, 先乖乖學 PA 先乖乖教 PA 再來,就換手,讓英語老師打第二棒,正常接著教 Phonics. 之後的第三第四第五棒,也就是快速準確地略讀,單字文法、跨領域的精讀,全都一樣。都跟美國紐約市一樣;也就是我們原本教英文的順序跟內容。完全不用改變。 但是我建議,這三棒,依序由外師、中師、雙語學科老師來教。 - 是的!您看到這裡,應該頓悟了! 我們臺灣,得天獨厚,將在各縣市都上演「密西西比的英文奇蹟」! 而幕後最大的功臣,將是每間小學的國語老師。 人生是不是很有意思? ▪美國採用的五段式閱讀訓練 ▪我建議依序由國語→英語→外師→英語→雙語老師來負責主教 ▪這個設計其實解決了臺灣雙語政策的多數棘手難題 圖:www.nyc.gov
紐約市長,正在強制所有小學老師,學一種叫 PA 的東西。 臺灣政府,早就教會所有男女老幼,有一種叫注音的東西。 以上,是事實。 因此,我只需要解釋清楚,為什麼 「注音=PA」。
這是我最後一篇「談論 PA」的文字了。 過去的一個月,我彷彿重唸了個「英語教學碩士」,雖然精神抖擻,卻也精疲力盡。我到底在為誰辛苦為誰忙?有人在看嗎?有人在乎嗎?有人在家嗎?
紐約市長Eric Adams,在知道高達51%的小學生有閱讀障礙後,直接下令,700間小學的英文老師,在2024年底前,全部從頭學 PA,全部從頭教 PA。 350間小學,今年九月就要開始新課程,因此,部分的老師,居然上週就已經開始 PA 師訓了。
2023年5月9號上午9點44分, 紐約市教育局長,在紐約市長連袂出席背書的政策記者會上, 語重心長地,親口說出了一句話:「It's NOT just phonics!」 這句話,我早從1993年9月, 從美國插班考進臺大外文系的第一天, 就開始不斷闡述,不斷研發, 不斷深化、在地化、科學化跟系統化。
任何學問,從買菜煮菜,到頂讓店鋪,到化學元素表,到美肌軟體的傅立葉轉換,都避不開永遠的第一步驟: 清楚盤點「最小單位」。 煮菜前,總要知道砧板上冰箱裡,有多少料吧? 頂讓前,總要知道報表上倉庫裡,有多少貨吧? 學英文前,總要知道,有多少符號?多少聲音吧?
把開車學到家,就是有「車感」; 把籃球學到家,就是有「手感」; 把英文學到家,就是有「語感」。 一個人有沒有「語感」,有三種驗證法。 1. 可以用「語或文」來娛樂自己。 2. 可以用「語或文」去打動別人。 3. 可以被「語或文」娛樂或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