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在臺北劍潭承德橋下的民宅四樓; 當年的「0北公車」總站旁。 時間是小男生父母的結婚紀念日; 爸爸在洗澡;媽媽在頂樓陽台收衣服。 媽媽為爸爸在保溫杯準備了滾燙的茶,方便洗完澡享用。 一對兄弟,三歲、一歲,均已甜甜入睡。 一切,是那麼溫馨而美滿而臺灣。 那一歲的弟弟,早起又早熟,居然自己跑到爸媽房間,去喝那保溫杯裡滾燙的茶。凌厲的慘叫聲,媽媽丟下手中的衣服,循聲急奔!見到慘況,毫無經驗,一時心慌,直接脫下孩子身上的冬天厚厚小睡衣,順便,皮也脫下來了。 那個小男生,左大腿割了兩片方方正正的植皮,整整一個月,媽媽要抱著睡覺,否則隨時翻身都會痛醒。而這一切的苦痛,原本可以大大降低的。只要媽媽早點被衛生署,用國家力量,宣傳告知五個字: 沖、脫、泡、蓋、送。 字字肺腑;字字珠璣;字字救命。 字字有其科學性的實證; 字字有其不可逆的順序。 沖,急速降溫; 脫,防止加溫; 泡,持續降溫; 蓋,防止感染; 送,交託給真正的專業人士。 -- 一歲的小男生,為什麼會忽然剛好醒來?忽然剛好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醒來?忽然剛好爬起來去爸媽房間?忽然剛好搆得到放在高高梳妝台上的茶?為什麼媽媽那麼忽然剛好會把保溫杯蓋打開,怕太燙,爸爸馬上洗完澡要喝? 那個小男生長大後,遭遇了不計其數的忽然剛好。 真要詳列,恐怕目不暇給。 但,那小男生沒有目不暇給;他目光始終聚焦。 他30年前就誓願,要幫全臺灣的爸媽,在見到慘況,毫無經驗,一時心慌的情況下,都還能記得,都只要記得,一群有大愛的專業人士,一致認同的科學結論,貼心濃縮成五個救命的中文字,就能忽然剛好,忽然剛好,幫助到不計其數的孩子,救人一命。 物轉星移,燒燙傷改成了英文傷。 沖、脫、泡、蓋、送,變成了素、拼、速、單、讀。 素 (音素) PA 建立聲音本身的資料庫。 拼 (拼讀) Phonics 建立聲音跟文字的對照庫。 速 (速讀) Fluency 訓練文字本身的熟練度。 單 (單字) Vocabulary 這時才需要懂單字的意義。 讀 (閱讀) Reading 這時才適合開始大量閱讀。 您敢讓:孩子學英文,不學 PA,就先學 Phonics, 就好比:孩子燒燙傷,不先沖冷水,就先脫衣褲。 -- 那個小男生,當然就是我。 48年過去了,我的傷疤,隨著我長大。 我天天看到我的左手,都感恩,都知道我逃過了一劫。 那個小男生,當然不是我; 75年過去了,臺灣的英文教學,始終沒長大。 那個小男生,也是小女生; 他們是全臺灣120萬位小學生。 他們都還沒逃過英文這一劫, 他們天天都還在英文教室裡凌厲地慘叫。 只是,比較少人聽到。 圖:Pexels圖庫網站
起點,就是聽說讀寫的聽說,在母語人士,平均學六年,第七年,才去上小一,接受讀寫的教育。 終點,就是聽 podcast,聽體育節目的播報,聽外國友人跟您聊天;就是說您想要點什麼菜,説您想要去哪條路,說您心中有什麼看法。
1. PA 既能夠唸清楚,也能夠聽明白: ㄝ跟ㄝㄚ的差別。 既能夠唸清楚,也能夠聽明白: ㄅㄆㄇㄈ去配上ㄝ跟ㄝㄚ的八種組合。
英文為什麼學不會? 因為我們都在逆天而行。 大腦科學告訴我們: 任何語言,都有音、形、義; 而音、形、義的習得,有兩大鐵則,順者昌,逆者亡。
美語有44個音素;英文有26個字母。 這44個音素,會組合起來;這26個字母,也會組合起來。 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一對一,是多對多,充滿了例外。 用中文來比喻,兩者的關係,就是充滿了破音字。 這段充滿了例外的破碎關係,叫做 phonics。
因為,語文的結構,是有脈絡的;所以,語文的習得,是有次第的;尤其,「外國」語文的習得,是絕對不宜混在一起學的。除非,「你有那個環境」。
臺灣的「雙語國家」政策,其實就是「提升英文」政策。這無可厚非。政府有政府的難處;政治有政治的話術。只是,冠上個「雙語」之後,就焦點變模糊,把百姓搞糊塗,全國大人遂一起牽著孩子,在本來就夠遠的英文全馬賽途,繞了好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