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書長日誌 ─

「我要捐一百萬!」

薯叔   2023-09-26   847

「我要捐一百萬!」活動中場休息時,一個小六的孩子跑到攤位大聲說道。一時溫暖了在場的服務志工們……

這兩個月,先後在臺南、臺北和臺中舉辦了公益「英語44音工作坊」講座,分三個地方,和大人小孩們分享現今英美澳英語教育現場發生的事兒,並且檢視臺灣推行雙語政策沒有留意到的環節。

講座中,臺雙會 陳執中秘書長(薯叔)介紹臺雙會做的大小事,並且大聲疾呼需要大家的捐款支持。到了中場休息,一個孩子跑來攤位大聲地跟所有的志工說:「我要捐一百萬!」小六年級的他,聲音清脆、語調高昂,說這句話時,態度十分堅定。



聽到這孩子的話語,原本忙碌的大夥兒停下手邊工作,不約而同看向這位孩子。那個片刻,沒人說他童言無忌,也沒有人出聲緩頰;有的是為他讚聲和鼓勵,為他的初心喝采。

時間回到上個月在臺南的講座,中場休息時,一位年過六十的媽媽來到捐款攤位前,說要進行定期定額捐款。由於她的年紀並非我們主要的受眾,好奇的薯叔特別跟她聊了一會兒。

她說自己是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人,這輩子總算找到了一個能把英文學好的方法,於是,怎麼樣都要捐款支持我們。

正當她完成線上捐款程序,收好信用卡與收據準備起身離開時,正巧碰到要到攤位捐款的女兒。

「妳怎麼在這裡?」正要離去的媽媽問。
「來捐款呀,那還用問!我就知道您會在這裡。」女兒說。

在攤位上聽到一對母女如此美好對話,在她們先後完成定期定額捐款之後,薯叔留下了與她們的合影。

在非營利機構服務多年,薯叔深深感受到為人父母有兩種價值很難傳遞給子女:那就是「信仰」與「慈善」。

「信仰」,未必與宗教有關。是一種形而上的信任──願意相信世界上有一種價值,無法用有形的物質交換與衡量。愛情是信仰、興趣是信仰,教育也可以是信仰。

「慈善」,願意相信他人與自己的力量,可以傳遞美好;即便這個美好現在未必看得到、收得到。幫助他人不求回報,無論是財施、法施,或是無畏施。

因為這兩項價值最不容易傳遞,所以就該及早嘗試。

這兩個月三場的活動裡,有許多父母拉著小朋友傳遞善念的畫面:
「媽,我們要買什麼?」一旁孩子問。
「我們不是買東西,是來捐款的。」母親說。
「捐款是要幹什麼的?」
「捐款就是幫助其他人啊!我們剛剛聽的這個英語44音課,就是因為其他人的捐款幫忙,我們才能學習。現在,該我們捐款,換其他人聽到了。」
「喔,這樣啊。」孩子似懂非懂地說。

時間再回到這位說著要捐一百萬的孩子。顯然,這個孩子來自於一個懂得傳遞慈善的家庭;或許他對於「捐什麼」還沒有清楚的概念,但是「想捐」的動機,確實十分強烈。

佛法的思維談到「果因律」,和一般的「因果律」稍有不同。可以簡單地理解成:一個人設定了目標(果)之後,所有能達成目標的因緣(因)就會聚合過來。

就好像,如果一個人把「跑馬拉松」當作目標,當他的動機越強並且時時刻刻朝目標前進;那麼,所有達成這個目標的「因」會朝他聚集而來,好比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指導者紛紛出現等等。

果因律也可以說是「夢想」的本質,當你的目標/夢想確定了,若能堅定不疑的前進,世界就會因你而轉動。

所以,當這個「你」對所有的叔叔阿姨說,長大之後要捐一百萬,這時,「果」就已經立下了。相信在你父母良善的帶領下,哪天,目標一定會成真。

而在此之前,臺雙會會持續努力,直到那天的來臨。

最後要感謝,三地無私奉獻的黑衣志工老師們。若是說,這個要一百萬的孩子是一篇故事,那麼志工身上有著更多的故事。為了避免顧此失彼,就寫在這裡,聊表對你們的感謝。



活動後,一張來自參與者的回函,他說:「很感動,希望加入志工,一起推廣。」說明你們的行動和付出是如何鼓舞他人。感謝你們的信仰與慈善,讓我們可以持續推動改革的故事。


2023-07-02   薯叔   2956

我懂你的傷──臺北PA巡迴講座:英文天花板跟樓地板的對話

6月30日(五)晚間,於真理堂4樓中會堂舉行的「天花板跟樓地板的英文療傷見證」,由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理事長 蕭文乾博士與「英文自學王」 鄭錫懋 Michael 展開精彩對話。

- 秘書長日誌
2023-06-29   薯叔   2734

閉著眼睛寫

過去不曉得自己的英文天花板為何就那麼一點高,始終無法突破多少;後來想想,肯定是因為自己起步不夠早,於是對於子女的語言教育,是一股腦,讓他們學得早又盡量好。

- 秘書長日誌
2023-06-13   薯叔   3411

你聽過雙語正音師嗎?(百人百場側寫:黃曉芹老師)

高雄前金的一處包子店「包子叔叔」,牆上掛著大幅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每週二晚間店裡飄散的,不是剛出爐的包子香,而是大夥相聚一起,勤練英語發音不私藏。

- 秘書長日誌
2023-06-10   薯叔   4637

可曾想過?這些孩子,是往後照顧我們的人

6月7日上午,結束了在康寧大學(台北校區)五專部護理科的「英語 PA 課程」成果之後,我和當初引薦「英語 PA 課程」進入校園的 林君樺副教授與 李忠信副主任到了護理科辦公室閒話家常。 「可曾想過,這些班上的孩子,都將是往後我們在醫院病床時照顧我們的人?」君樺老師一句話,引起我的注意。

- 秘書長日誌
2023-05-14   薯叔   3747

雙母語鐵粉:學習,未必從認同開始(百人百場側寫:黃仁妙老師)

雙母語師資班裡的老師來自各行各業、臥虎藏龍,但無論是來自哪個領域,都有許多從旁協助雙母語的推廣與發展,像母親一樣的角色。五月適逢母親節,於是我們邀請到四位來賓,以女性/母親的立場,來和我們分享他們的雙母語經驗。

- 秘書長日誌
2023-05-09   薯叔   3972

從特教立場看雙母語學習(百人百場側寫:吳宥增老師)

我想,能讓每個老師倍感溫馨的,是當年指導過的學生在畢業之後也成為一位作育英才的教師,並且回到老師的面前,一同回憶著當年的點點滴滴。今日的百人百場直播現場,就上演著這樣一幕動人的時刻;雙母語教師(大蒨老師)和她的學生(宥增老師)相聚在一起,聽著宥增老師分享著當年和大蒨老師學習雙母語的經驗,以及後來成為一位特教老師的歷程,兩人的師生情誼讓人稱羨。

- 秘書長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