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書長日誌 ─

你聽過雙語正音師嗎?(百人百場側寫:黃曉芹老師)

薯叔   2023-06-13   2600

高雄前金的一處包子店「包子叔叔」,牆上掛著大幅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每週二晚間店裡飄散的,不是剛出爐的包子香,而是大夥相聚一起,勤練語發音不私藏。

包子店為何傳出雙母語的聲音,又是什麼樣的緣分讓兩者產生了連結呢?

原來,老闆娘 黃曉芹老師,是當年蕭博士雙母語師資班第六期的師資,畢業後一邊協助先生發展包子連鎖店的事業,一邊推廣雙母語,於是成就了兩者美好的相會。

熱愛教育,其來有自

曾經在幼兒園服務近七年的曉芹老師,對於語言教育十分熱情。當時常常參與研習的她,無不希望能增添自己的本職學能,並帶給孩子更多的可能。

「我希望透過研習、進修,學習用多元的方式來教導小孩子」曉芹老師表示。

「大蒨,你看得出來這照片裡頭的人是誰嗎?」看到曉芹老師準備的PPT講稿,裡頭一張酷似劇團的照片,我問了身旁的大蒨老師。

「這張照片?!裡頭該不會有曉芹老師吧!」大蒨老師驚訝地說。

「這是我當年參與『豆子劇團』的演出時留下的劇照。」聽到了大蒨老師的驚呼,曉芹老師回答。

當時為了要增添自己在幼兒園教學時「說故事」與「演話劇」的能力,因此加入在南臺灣長期推動兒童戲劇教育的「豆子劇團」所舉辦的研習。在活動中,曉芹老師的投入令團長印象深刻,也為往後轉職種下了契機。



勇於嘗試,熱愛挑戰

當時尚未成家,有幼兒園的工作經歷的她,思考起自己的未來與所求所想。為了給予自己日後更豐富和紮實的教學技能,當時適逢與幼兒園的合約到期,曉芹老師想起了當時劇團團長的邀約;「當時覺得自己還年輕,如果不勇敢嘗試做些改變,未來可能會後悔。」於是曉芹老師便加入劇團,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原先說起中文就字正腔圓的她,在劇團裡接受了科班訓練,口語聲調和表達的技巧日益精進;生動活潑之餘,更豐富了情感與內涵。而這,也為她往後的雙母語教學之路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走入家庭,關注幼兒教育

成家之後,曉芹老師重新回到幼兒教育領域,這時她關注的是語言教育。自孩子出生開始,曉芹老師投入讀經教育的學習,並在孩子兩歲時成為了讀經教育的老師。當時的她,不僅成為中文正音師,並在家中開設了一所中文學堂,指導著孩子讀誦四書五經。

在學堂裡教導孩子的曉芹老師發現,原來許多孩子學習中文時存在或多或少的歧異,好比讀音「ㄝ」的音,會發成「ㄧㄝ」。這些微小的差異讓重視讀音的她驚覺,發音的教育必須及早端正才行。

有幼兒教育背景的她明瞭,孩子的啟蒙非常重要:人容易對最初接受的訊息和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所謂的「首因效應」。若「學習」最初帶給孩子的印象是好的,那麼那股深刻的印象將是美好的,反之亦然。

除了母語教育之外,曉芹老師也留心孩子對英語的學習,當時她投入的讀經教育界,亦進行「英文讀經」教育;有了過去在幼兒園教學的經驗,加上自身對於發音的重視,自己也擔任起推動英文讀經的工作。


轉角,遇見雙母語

在讀經的圈子裡有「易子而教」的風氣,也就是當自己教導孩子一陣子之後,會將孩子送到其他的讀經老師那裡學習。

易子而教的用意,是讓孩子藉由身處環境不同,並接受父母之外的師長教導,產生正向的影響。因為親子之間的情感,容易在孩童學習時產生溺愛和嬌慣,而些情況可藉由易子而教的方式改正。

然而兒子6歲時,有次從自學團體回來,很沮喪地跟曉芹老師說:「媽,我恨死英文了!」當時聽到兒子這麼一說,曉芹老師如晴天霹靂,驚覺事態嚴重。

由於始終關注孩童學習時的「首因效應」,在了解孩子對英文的抗拒之後,發現他是為「背單字」所苦。畢竟對於尚未上小學、英文字母還沒學的兒子,被當時的英文老師要求須先背誦英文單字才能展開學習之路,自然產生極大的恐懼。

「這條路行不通,到底怎麼樣才是正確學習英語的途徑呢?」看到孩子為學習英文所苦,這樣的疑問盤旋在曉芹老師心頭,等待著解答。

於是她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各種學習英語的方法。一個偶然的機會,曉芹老師從臉書上看到一位「問老師」(當時蕭博士教學用的名號),談論孩子的中英文教育該怎麼進行,於是她便開始關注問老師的文章,逐漸地成為忠實的粉絲、進而參與各種講座。

「英文讀經教育」的鑰匙

曉芹老師表示,在讀經班教英文讀經的老師們,由於擔心自身的英語發音不準確,連帶影響孩子的學習,所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讓小朋友聽CD跟著外國人標準的發音學習。時間愈久,雖然孩子確實能夠流暢地讀誦英文的經典,但仔細聆聽會發現孩子們的發音是囫圇吞棗、含糊帶過。

遇到上述的問題時,曉芹老師會利用放慢語速、音擋暫停及透過自己的口型示範,來帶領孩子學習英文讀經。然而,仍會發現孩子們由於欠缺英語的語感,有些發音微細的差異很難仔細辨別,所以看似熟練的語句,其實都是在不熟悉英文單字的狀態下含糊帶過。

自從加入問老師的「高雄綜合班」學習,曉芹老師終於對於「英文讀經」教育裡「卡卡」的關鍵得到了解答:音素。

瞭解了英文發音的最小單位是「音素」之後,再搭配雙母語88音、140音的練習與分解等,曉芹老師找到了完全拆解英文發音元素的鑰匙,得以運用在英文讀經班裡,讓孩子學習。

「我發現學習雙母語,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暖身練習。」每堂問老師的課程結束後,曉芹老師迫不及待地回到英文讀經班上,帶著孩子練習。原本孩子無法模仿與拆解的發音難題,現在都有了方法可以輔助學習。

鴨子划水,面對質疑

「妳既不是本科系,又沒有出國念過書,這樣教英文可以嗎?」看到曉芹老師辦起了學堂教導孩子中英文讀經,父親不禁質疑。

親人的好奇還容易說服,但外人的質疑就不容易使其滿足。雙母語的好,曉芹老師在讀經班裡盡情地分享,一傳十,十傳百,其他的家長與授課老師們,耳聞了「雙母語教學法」後,不免質疑:這樣學真的有效嗎?用雙語注音符號輔助英語發音,這方法對嗎?

面對這些質疑,曉芹老師沒有嚴正辯駁,只是回問:「是否發現孩子會考時、讀英文經典時有含糊帶過、語焉不詳的處境?」如果有,不妨一同參加問老師的巡迴演講,裡頭或許有改善的方法。

曉芹老師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享,並且手把手帶著學堂裡的孩子練習;推薦一個又一個的老師,在參加了問老師的活動之後,逐漸明白了雙母語學習法的用意。面對周遭親友的質疑,曉芹老師不急著義正詞嚴,而是以鴨子划水的姿態透過自己的實踐與等候問老師講座的機緣,讓大家逐漸了解雙母語教學法的重要性。

因緣成熟,正式入門

2017年開始,蕭博士正式開設了「蕭博士雙母語師資班」第一期,由於課程是在臺北進行,人在高雄的曉芹老師自然是無緣參與。隨後第二期、第三期皆在不同城市舉行,縱使讀經班的其他老師因為她的推薦先後加入師資班,然而客觀條件尚未具備的曉芹老師,只能一再順延、等候佳音。

2020年,曉芹老師終於等到了「蕭博士雙母語師資班」第六期到高雄開課的好消息,企盼多年的她馬上決定報名課程,開啟了終身學習的歷程。

雙母語140音的暖身教學持續進行一段時間後,曉芹老師發現孩子們在許多單音節單字的發音出現了明顯的改善;甚至在英文讀經時,過往透過CD讀誦時較難修正的聲音,也找到了修正的方法。套句蕭博士時常提到的,當孩子反覆鍛鍊正確的英文發音,同時也會打開英語的耳朵,聽出正確的聲音。

現學現賣,先生當模板

學習雙母語課程後,曉芹老師找先生來試驗音素覺察(PA, phonemic awareness)的概念。

一開始先生對於英文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聽到曉芹老師的想法心中難免排斥,但看到曉芹老師以熟悉的注音符號輔助音素覺察 PA 的教學,不但解除了心中的抗拒,並且產生信心和動機。

這樣的經驗給予曉芹老師老師很大的信心,畢竟像先生這般抗拒英文的人有很多,但經過 PA 學習法的輔助,皆能進入學習英語的世界。

爾後帶著學堂的孩子們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PA學習,曉芹老師突發奇想,設計出教具「閃卡」和學生們進行互動教學。好比和小朋友玩拼音遊戲,當曉芹老師寫出一個單字,讓學生進行單字的讀音拆解,例如:
god—>ㄍㄚㄉ
park—>ㄆㄚㄦㄎ

而她發現孩子不僅可以正確的拆解英語的音素,而且樂在其中、並要求更多的挑戰。

當時許多親友搞不清楚曉芹老師在教什麼,大部分的人雖然沒有反對但也說不上看好她的教學。然而總是有默默支持她的人,像是先生和學生等,讓她可以一路堅持推廣雙母語的 PA 學習至今。

小籠包子店,PA 團練站

目前曉芹老師的主業雖然是在先生的小籠包店擔任店長,但除了家族任務之外,她始終心心念念雙母語教學的發展。

去年耳聞全臺各地將成立「雙母語 PA 團練站」,曉芹老師毅然決定在包子店設立雙母語「高雄前金團練站」,利用每週二晚間7點半至8點半的時間,開放店裡的空間,邀請大家一起來學習雙母語。

從曉芹老師的直播畫面,看到包子店裡貼著斗大的《臺灣雙語 PA 符號》海報可以得知,「團練站」的元素是包子店裡鮮明的存在。店裡大型的海報等常常吸引內用客人的好奇與探詢,甚至許多默默地拿起手機掃了上頭的 QR Code 資訊,尤有甚者向曉芹老師詢問著海報上的相關訊息。

「包子店的生意會被影響嗎?」我問曉芹老師。

「怎麼會!我們的包子每天下午4點、5點就賣完了,如果沒有提前預約,一般是沒有辦法現場等候的。」曉芹老師說。

在如此在緊湊的步調中,還能空出每週二晚間作為團練站的公益用途,曉芹老師關注雙母語發展的心思,表露無遺。



七年前接觸問老師的雙母語 PA 至今,曉芹老師始終以加入師資班、成為調音師為榮。

終身學習的課程,可以體會蕭博士一路不停地帶著大家成長與前進。雙母語團隊從蕭博士一個人,逐漸壯大到團隊和師資班,除了專業的語學習系統之外,還有著充滿愛與關懷的正能量氛圍。

這些元素,給予拘謹又不太有自信的她一個契機,如同今日出現在鏡頭前暢談雙母語,也是七年前的她始料未及。


感謝臺雙殿授權使用『蕭博士 PA 美語』發音教學系統
百人百場健正分享 第五十一場│黃曉芹老師】←觀看影片請點
封面圖像:師資一班 黃姿樺老師作品《小杏人:428-09》(局部)


2023-09-26   薯叔   698

「我要捐一百萬!」

「我要捐一百萬!」活動中場休息時,一個小六的孩子跑到攤位大聲說道。一時溫暖了在場的服務志工們……

- 秘書長日誌
2023-07-02   薯叔   2204

我懂你的傷──臺北PA巡迴講座:英文天花板跟樓地板的對話

6月30日(五)晚間,於真理堂4樓中會堂舉行的「天花板跟樓地板的英文療傷見證」,由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理事長 蕭文乾博士與「英文自學王」 鄭錫懋 Michael 展開精彩對話。

- 秘書長日誌
2023-06-29   薯叔   1954

閉著眼睛寫

過去不曉得自己的英文天花板為何就那麼一點高,始終無法突破多少;後來想想,肯定是因為自己起步不夠早,於是對於子女的語言教育,是一股腦,讓他們學得早又盡量好。

- 秘書長日誌
2023-06-10   薯叔   3782

可曾想過?這些孩子,是往後照顧我們的人

6月7日上午,結束了在康寧大學(台北校區)五專部護理科的「英語 PA 課程」成果之後,我和當初引薦「英語 PA 課程」進入校園的 林君樺副教授與 李忠信副主任到了護理科辦公室閒話家常。 「可曾想過,這些班上的孩子,都將是往後我們在醫院病床時照顧我們的人?」君樺老師一句話,引起我的注意。

- 秘書長日誌
2023-05-14   薯叔   2828

雙母語鐵粉:學習,未必從認同開始(百人百場側寫:黃仁妙老師)

雙母語師資班裡的老師來自各行各業、臥虎藏龍,但無論是來自哪個領域,都有許多從旁協助雙母語的推廣與發展,像母親一樣的角色。五月適逢母親節,於是我們邀請到四位來賓,以女性/母親的立場,來和我們分享他們的雙母語經驗。

- 秘書長日誌
2023-05-09   薯叔   2974

從特教立場看雙母語學習(百人百場側寫:吳宥增老師)

我想,能讓每個老師倍感溫馨的,是當年指導過的學生在畢業之後也成為一位作育英才的教師,並且回到老師的面前,一同回憶著當年的點點滴滴。今日的百人百場直播現場,就上演著這樣一幕動人的時刻;雙母語教師(大蒨老師)和她的學生(宥增老師)相聚在一起,聽著宥增老師分享著當年和大蒨老師學習雙母語的經驗,以及後來成為一位特教老師的歷程,兩人的師生情誼讓人稱羨。

- 秘書長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