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部在2018年 終於公開坦承 全美4年級的孩子 有高達2/3 閱讀能力未能達標。 在凡事講究科學,講究理性,講究效率的美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美國人的閱讀能力的低落問題, 早是國王的新衣。 只是,終於有人開第一槍了。 而且,這一槍,是政府自己開的。 因此,響徹雲霄。 -- 於是, 從最尖端的腦神經醫學界(近十年突飛猛進) 到最有感的心理學界(受創孩子就醫人數大增) 到最內行的語言學界(語言習得的學理其實一直很清楚) 到最外行的教育學界(資深老師自視甚高不願改變) 到最有力的國會議員(頻開聽證會並編列天價預算) 全都團結起來, 卯足全勁, 提出理論架構 提出實踐方法 提出師訓計畫。 -- 為什麼, 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 會淪落到如此的下場? 為什麼, 英文明明是母語, 他們還能把孩子教得如此糟糕? 我們臺灣,難道沒有任何人有警覺性? 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 我們沒有美國的強大。 我們難道,真的那麼天真? 我們難道相信, 英文學習一直都緊緊跟著美國的我們, 能夠避免他們孩子的慘痛下場? 還是我們只是鴕鳥心態, 用自己發明的全民英檢, 用商人發展的各種英檢, 來粉飾太平? 我們臺灣有太多全英語補習班, 號稱教材教法 跟美國同步。 那好。 同步了。 人家是母語環境,都還2/3閱讀沒達標。 我們呢?敢面對嗎?還是家長自己感覺良好? -- 人家覺醒了。 我們要不要同步? 美國反省了。 我們要不要同步? -- 我來幫大家當書僮,做功課,給簡報。 我們來一起,為孩子,我們來同步。 同步覺醒。 同步反省。 同步學習。 同步懺悔。 同步實踐。 同步推廣。 同步釋疑。 同步慶祝。 同步分享一起打美麗戰役的喜悅。 -- 我的接地氣簡報如下。 一個人,如何培養英文的閱讀能力? 這個重要至極的問題,早在數十年前,學界就曾分兩派: whole language 跟 phonics. 爭論焦點:一個英文字,應該要整個看,還是拆開看? 舉例:Taiwan 應該是 Taiwan, 還是 Tai + wan? -- 一開始,前者贏了:要整個看。 (這個學習方式,好高騖遠,非常像是臺灣家長,認為孩子可以直接閱讀一些簡單繪本啦,橋樑小書啦。) 實施的後果,慘不忍睹。 孩子閱讀能力,只有30分。 -- 美國政府,痛定思痛,認賠出場,換phonics上陣:要拆開看。 實施的後果,大大提升。 孩子閱讀能力,提高到60分。 -- 然而,隨著 研究越來越細緻, 科技越來越強大, 數據越來越詳實, 美國關心孩子閱讀能力的有心人, 特別是一大群曾經任教小學低年級的老師 紛紛到哈佛耶魯等名校攻讀教育博士閱讀博士 只為了找到一個 令自己晚上能安心入睡的合理解答。 解答一個問題: 為什麼,美國孩子明明就已經用phonics了, 已經把 Tai + wan 拆開看了, 學母語,也只能60分? -- 這群人最後提出終極答案: 原來,phonics長久以來,被誤解跟誤用了。 原來,phonics 不是一個學習法; 原來,phonics 是一個學習法的後半段。 這個學習法,還有一個失傳的前半段, 叫 phonemic awareness. 中文我翻成:音素覺察。 覺,是耳朵有感覺的覺。(要聽得清清楚楚。) 察,是明察秋毫的察。(要聽得仔仔細細;還要唸得清清楚楚。) -- 結論: 好高騖遠的whole language=30分 只有後半段的 phonics=60分 補上前半段的 phonics=90分 舉例: Taiwan = 30分 Tai + wan =60分 T + ai + w + an =90分 T=ㄊ ai=ㄞ w=ㄨ an=ㄢ 有沒有似曾相識? 有沒有意外驚喜? 對了! 美國人尋尋覓覓的英文閱讀解藥 原來就是我們的注音符號邏輯! 原來寶藏一直都在我們自己家裡! 我們臺灣人得天獨厚,早就學會音素覺察了! 只是,我們拆的還不夠細。 因為37個注音符號,只能解決國語,不能解決英語。 所以,我拆到66個雙語注音符號。一次解決雙語。 口訣: 聲音拆越細,聽力越有力; 聽力越有力,口語越有力。 -- 延伸: 美國這些第一流的良心學者 當然不是只提出音素覺察。 他們把閱讀能力,清楚規劃了5個階段。 phonemic awareness phonics vocabulary fluency comprehension 我把這5個階段,再細分成9個面向。 (延伸閱讀:【單字九宮格】) 圖:Pexels圖庫網站
地球人,有母語,當然不是三天兩天;地球人,學外語,確然只是最近幾天。換句話說,我們都還在摸索。摸著石子瞎過河,索求靈感給答案。我的九宮格,從音、形、義出發。音,再分成音素的盤點、音素的組合、音素的聲調;形,再分成可能的寫法、正確的寫法、好看的寫法;義,再分成字本身之義、字在句之義、字在文化裡之義。
煮泡麵,有三種狀況。最好,用沸水去煮;次好,用沸水去泡;最差,用溫水去泡。泡麵,就是自然拼讀,phonics, 以及終其一生的英文閱讀;而水,則是音素覺察,PA(phonemic awareness)。常溫水,就是一個臺灣人,對英語的「音素」的「覺察」的「基本盤」。 很可惜,那個基本盤,叫做「毫無覺察」。
我說:美國人學英文,輸臺灣人在起跑線上。 因為,他們美國人沒有「音素覺察」; 但是,我們臺灣人超懂「音素覺察」。 什麼叫「音素覺察」? 有四個指標,可以驗證您「覺察的深度」。
因為要跟古今中外最聰黠雄辯的大腦/最皎潔高貴的心靈,先是滿腔敬意地小心靠近,再自不量力地以為能逼近,最後臣服而輕安喜樂於只要有機緣親近。 為什麼要牙牙學語?因為若聽力口語能夠正常發展,七歲開始就能閱讀。然後開始用生命去撰寫,專屬於自己的、一輩子的靠近逼近親近史。
親愛的讀者,以上的文字,若您將「國語」替換成「英語」,您就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脫胎換骨了。因為,您知道英語的音素,有哪些嗎?您知道英語的音節,有哪些嗎?您當年學英語的時候,老師有這麼清楚交代,整個學英文的旅途,整個學英文的藍圖嗎?
用 Phonics 能不能「看字讀音,聽音寫字」?答案很清楚,是不可能的。phonics 是一個兩段式學習的後半段。前半段,叫做phonemic awareness.臺灣現在有數以萬計的大人,在教 phonics.數十萬計的孩子,在學phonics.他們講再多,用再多科技輔助,用再多進口教材練習,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phonics 是一件事情的後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