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講英語的節奏不好抓?因為華語和英語在說話韻律上,有著本質的不同。 華語屬「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依四聲聲調 的差異而表現不同的語義,例如:水餃 / 睡覺。 英語則屬「語調語言」(intonation language),藉由輕重音對比而產生不同的語義或語氣,例如:content [ˈkɑn·tent] 重音若擺在前面,指的是「內容」;content [kənˈtent] 重音若擺在後面,指的是「開心的」。 而在篇章層面上,講英語的輕重音語調關鍵,在找出整個段落中的重點字,把重音放在上頭,其餘的字輕輕地唸過、略過、滑過,讓聽眾容易抓到話語裡的關鍵資訊。 不管是單字或篇章層面的發音,臺灣孩子往往不知如何從華語的「四聲聲調」,跨越到英語裡的「輕重語調」,造成看美劇時因為無法掌握連音、略音、削弱音而聽不懂,做英文簡報時也不知透過輕重音強調出關鍵訊息。 剛接觸英文的孩子,與其把英語語調規則一條條背起來,不如直接把經典童謠、詩歌唸到滾瓜爛熟,單字與篇章的語調規則,就自然內化在大腦語音庫裡了。 雙母語團隊出版的教材:慎選童謠、寓言、兒童莎翁十四行詩,是幾乎毫無例外的輕重音交替,一輕一重,一輕一重,不但營造出悅耳的節奏感,也讓孩子得以毫無壓力地背誦起來,複誦出來。 唸童謠、唸兒童莎翁十四行詩,跟英語口語的自然節奏有什麼關係? 當代語言學大師 Michael Halliday 在《功能語法導論》書中做出了解釋。 「語音系統的結構,最明顯地體現在韻文中。所有的詩歌都具有潛在的語音模式,但在兒童韻文 (童謠) 中,語音系統的基本特徵體現得最為直接和清楚。原因很明顯:童謠必須跟孩子掌握的語言資源相對應。同樣地,童謠也能幫助兒童拓展這些語言資源。 請看下面這個廣為傳誦的傳統兒童文學片段。這裡引用的兒歌選自 Iona 和 Peter Opie 編寫的《牛津童謠辭典》 (ps. 這邊我用大寫字來標示重音) if ALL the WORLD was APPLE PIE, and ALL the SEA was INK, and ALL the TREES were BREAD and CHEESE, what SHOULD we HAVE to DRINK? 你當然是在『讀』它,因為是在書上,這裡我也不得不寫下來給你看。它體現了所有我們講過的、有關書面語的成分結構的特徵。另外,這也體現了韻文的書面結構:以詩行的形式組織而成。 但如果大聲唸出來,或者用一種更好的方式 —— 找一個不識字的兒童大聲說給你聽,以避免把閱讀書面韻文的人為習慣強加進去,這樣你就會聽出韻律、聽出詩行的旋律來。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跟英語言語的自然節奏有什麼關係呢?所有的詩歌都來源于自然口語;在時間長河中,語言的各個層次演化出一整套豐富而特有的模式,但所有模式都可以在口語中找到根源。 每一種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自然韻律,其中一些是通過調節從胸腔發出來的氣流律動形成的模式。 在英語中,言語的韻律是從重音節和輕音節的對比中衍生出來的。當你自然自發地表達、注意力不在說話的過程上時,重音節會以均勻的間歇出現。當然不會像童謠或像數數字那樣準確,但足以提供一個清晰的節律過程,讓聽話的人能跟上。」
在英文學習上,我們都以為「單字」就是基本功,一個又一個的單字,就是組成一句英文的基本元素。其實,單字已經是和弦。要想讓將單字唸出「無雜音,不劈音,又飽滿」的聲音,需要靠嘴巴裡強大的口腔肌力。
在每一件事情上,盡可能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自趨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接受「辛苦」(成長型思維)這件事。身為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比孩子多30年的人生經驗,試著和他一起找到「不痛苦」的學習方法。
雙母語研究學會的目的,是在解決問題、解除孩子的痛苦。正是英文,讓孩子痛苦。 您可曾蹲下來,透過孩子的眼睛看出去,看清楚他們眼中的英文是什麼? 是聽說讀寫。 痛苦的聽說讀寫。
您覺得一個咖啡杯裝飾用比較好,還是直接拿來用比較好?如果咖啡杯拿來裝飾用、實際用都好,那麼您的薪水拿來裝飾用好,還是實際用好? 父母辛苦賺來的錢,有一定比例被運用在孩子的英文教育,那麼孩子所學到英文,是只能裝飾用的,還是可以拿來實際使用的?
「臺灣雙語」是全臺灣的共識,但所有人對雙語應該長得什麼樣子,才有趣、有感、有用處,都在瞎子摸象;對雙語應該做成怎麼樣子,才好咬、好吞、好消化,並沒有共識。 多頭馬車,各說各話,社會各界發出五種聲音,正如五道枷鎖,把孩子逼得五鎖適從。大家談到雙語,是這麼喧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