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訊息 ─

從宗教學概論談雙語教育 蕭博士佛光大學講座課程

2023-09-21   8087

臺雙會推廣英語44音進入大專院校的里程再邁進了一步。9月18日下午,臺雙會理事長 蕭博士前往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進行112學年度的雙語教學課程。

定義學習鷹架

「宗教學概論的雙語課程要上什麼?只是照本宣科地硬讀原文書嗎?」課程一開始,蕭博士問了班上12位研究生這樣一個問題。

「教學要能有效果,必須得先定義出課程的範疇;就如同進行跑步的訓練,需要先告訴你們要跑多久時間、要跑多遠距離,以及更重要的,是要往哪個方向跑。與其生硬地吞下原文書的內容,不如先靜下來好好盤點我們的英文能力,再看看我們能達成什麼樣的目標、要怎麼前進。」蕭博士進一步表示。隨後蕭博士透過自我介紹,讓12位研究生了解了他的背景,也邀請每位同學簡單自我介紹以及自述「英文程度」如何。

沒有太多意外,「英文不好」、「看到原文書就頭痛」、「怕和外國人對話」等等,都是同學們普遍的回答。為何大家學了這麽多年英文,到了成為一位研究生還是怕英文呢?「到底怕英文的什麼?」成了蕭博士邀請每位同學思考的第二個問題。

若是我們要學數學,必須先知道數學會用到幾個數字(0至9);如果我們要學繪畫,要先知道總共有幾種顏色(彩虹7色+黑白灰);如果我們要學中文,我們得先知道中文裡有幾個音素(即聲音,此指注音符號37音)。同樣地,當我們來到英文的世界學習,也必須在學英文前,要先搞清楚英文到底有幾個聲音。



26與44

「英語中有幾個聲音呢?」蕭博士問在場的研究生。

「那還不簡單,英語不就是26個聲音嘛!」「等等,我們靜下來想一想,英文裡有26個字母,字母是英文書寫的基礎;然而26個字母不是英語中所有的音素。英語的音素應該是44個。」

而這,就是國人學習英文最大的誤區!

蕭博士說明:每個臺灣人都知道英文有26個英文字母,是因為過往臺灣的英文教育只重讀寫、輕聽說;於是鮮少人知道英語中有44個音素。然而這和學英文有什麼關聯呢?英語的聲音總共有44個,稱之為44個音素(44 sounds / phonemes)──由20個元音(vowel,也就是所謂的母音)和24個輔音(consonant,也就是所謂的子音)組成。而英文的26個英文字母,並無法完全覆蓋口說英語時所用到的所有聲音。隨著英文字母排列拼寫有所不同,組成更多的聲音變化,這表示學會26個字母並不等於理解如何發音;母語人士在學習過程中都可能產生混淆而感到困惑,更遑論非母語人士。

而臺灣人學習英文,由於不重視基礎發音,便無法透過音素連結單字、句子乃至口說能力,於是大大地影響了英語聽說能力。再者,聽說能力是讀寫的基礎,一個僅重視英文讀寫的教育方式,就像蓋房子不注重地基的養成,就直接堆疊中高樓層的建築。可以想見,多數英文學習者因為基礎不穩固,英文能力天花板也非常有限。



語、文和文化

「英文的世界區分成三個層面:語、文和文化。「語」和「文」從前面的定義介紹過了,剩下的就是文化。來到這個地方(佛光大學),我們也可以把文化的層面理解為宗教,並無不妥。」蕭博士說。

如果你跟一位朋友借100元,而他給你一張百元紙鈔;過了幾天後,你身上有兩個50元硬幣,於是拿這兩個硬幣去還錢,朋友卻因為看到你拿的是兩個50元硬幣而拒絕:「這並不是我借你的100元,因為我借你的是一張百元紙鈔。」這時你會怎麼辦呢?

「我們是否會覺得,這位借你錢的朋友,腦筋很硬?」全場的研究生聽到蕭博士這麼一說,紛紛點頭同意。

學語言,我們要重視的是本體,如同宗教談論的本體是一樣的;語言的本體是音素,每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不同音標(相)來教英語44音都僅是媒介而已。媒介本身沒有好壞或對錯,如同上述朋友借錢的例子,紙鈔和硬幣都是媒介;用什麼樣的媒介湊齊本體都無妨,重點是總數100元是本體,不能有落差。



用已知學未知

緊接著,藉由帶著12位研究生盤點「英語44音語料庫」,蕭博士在黑板上用不同的媒介(音標):羅馬拼音以及他發展出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為英語44音進行標注,令學生們頗感意外。

「如果你疑慮怎麼會有人拿注音符號去輔助英語學習,並且感到排斥;這樣的意識形態,就是我剛剛提到過於注重『相』。學習英語和宗教一樣,應該重視的是「本體」,不同的相只是媒介。」聽到蕭博士的解釋,學生們才似乎稍微感到釋懷。

於是第一堂課在蕭博士的解說與示範下,學生們透過臺灣雙語注音符號的標注,輕而易舉地掌握了英語44音的發音要領。

112學年度佛光大學宗教研究所的第一堂雙語課程,蕭博士藉著英語44音,從宗教學概論談到雙語學習,深入淺出地讓研究生親身感受用已知的注音符號輔助,學習未知外語聲音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