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訊息 ─

斯土斯民,臺雙會拜訪臺史博

2022-09-20   11357

9月8日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 蕭文乾理事長一行,拜訪了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上午由館方安排常設展導覽以及了解研究資源,中午與館長 張隆志博士進行餐敘交流,並於午後由 蕭博士以「提升館員英文能力」為題,進行講座。依據政府2030臺灣雙語政策的目標,臺史博以國際化作為發展訴求,臺史博助理研究員 陳怡菁於去年接觸了雙母語教育,隨後將理事長 蕭博士的教育理念推薦給館長 張隆志博士與 副館長 莊佩樺等,提供館方多元的語言教育方式,朝向政府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雙語是一,不是二

「什麼是雙語?」下午的專題講座臺雙會理事長 蕭文乾博士問了在場臺史博的同仁。「一個正常的雙語教育環境,是會讓下一代的中文和英文一樣好;而不會只有一個語言好、另一個語言不好的窘境。」蕭博士進一步表示。如同我們觀察,臺灣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囝仔,不乏中文與臺語都能流利例子,然而若是兩者有所偏廢,容易造成其中一個好另一個語言不好的情況;而這,也是為何許多母語逐漸流失的現象。因此,現在政府提倡「雙語政策」希望提升孩子國語/英語的程度,我們就必須檢視「正常的雙語現象」,以免重蹈覆徹「國語/臺語」或是「國語/客語」的處境。

「國語和英語並非是兩門課,要將它視為是一門課程,一門叫做「雙語課」的課程。因為若是將它分為國語和英語兩堂課,孩子就容易產生排斥的現象。」蕭博士更進一步表達了關於雙語的概念。要能將兩種語言合而為一,傳授的教師就變得非常重要了,然而,誰能來教授這麼一門懂外語和英語的課程呢?當然,就得是需要自己的中師(中文老師)了。



自己的歷史自己寫,自己的雙語自己教

「剛才在逛臺史博的常設展時,有一個概念觸動著我:歷史不是只有教科書、掌權者寫的;而是我們都是寫歷史的人(collected histories)」。如同臺史博的常設展裡,有著這塊土地上百姓的生活用品、家書、碑文等等,累積著臺灣的歷史素材與脈絡。換句話說,我們的歷史是由每個人自己寫、共同的累積,而非透過少數上位者來論述;然而在語言方面也是,臺灣要成功邁向「2030雙語政策」的環境也無法假他人之手,中文/英文的教育必須要由每個人參與才有可能達成。

如何下手?雙語教育需要一套橋接的系統來完成。

盤點兩種語言的音聲:《臺灣雙語注音符號》

《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是由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 蕭文乾博士及其團隊研發而成,將臺灣學習華語的「注音符號表」加以改良,將原本的37個符號(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增添了29個英語會用到的音素符號(英語子音20個、母音9個),成為了66個符號的(41個聲母/子音、25個韻母/母音)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

語言學理論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聽到未知的語言,會先用大腦裡最熟悉的發音,比對出相似的聲音,而後進行模仿、記憶。而這比對的媒介工具,就是自己的母語聲音。這也就是臺灣人學英語,下意識就想用注音符號這個工具進行聲音轉換的原因。換句話說,學習外語必定受到母語的影響,透過母語模擬、標註外語的發音和聲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不過在臺灣,過去學習英語的環境卻告訴我們,用注音符號標註英語的發音,是錯誤的方式。這個先入為主的論述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原本的37個「華語注音符號」,當然不夠拿來標註英語聲音。但是加入了29個英語聲音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卻能精準地標註英語的聲音,並且讓已經對注音符號很熟悉的臺灣孩子,更有安全感地去學到很確定的英語聲音。臺灣雙母語團隊在做的,就是將過去語言學家的論點,訴諸於「系統」、「可執行」的「公共知識」,使之於普及,而《臺灣雙語注音符號》就是在這樣的知識背景下發展而成。

說得白話一點,對於孩子的雙語教育基礎,首先要針對「聲音」進行盤點。若是我們觀察孩子學習語言的歷程,可以發現,他們對於母語的習得,是從聽和發音開始。一歲半開始,孩子牙牙學語;從大量的聽和模仿揣摩母語的聲音。幾年下來,孩子從不會讀寫也不太知道意義的情況之下,到了六、七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講出頭頭是道的話語。而那六、七年母語聲音的基礎,就是孩子接下來學習讀寫的資本。

算句話說,《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發展的用意,是將華語中欠缺英語的音素通通納入母語的國教系統(注音),及早讓孩子的嘴巴肌肉記得雙語注音符號表歸納的所有發音,從小在學習華語的同時,兼顧英語的發音,讓這兩種語言,都用母語的方式來讓孩子習得。有了英語聲音的基礎,不論要透過任何方式進行讀寫的訓練,都是事半功倍。

至於《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和傳統注音符號的異同有多少呢?9月8日蕭博士在臺史博的講座中,實際的帶領所有與會者進行了示範和教學,並透過團隊創作的《臺灣雙語注音歌》作為範例,深入淺出介紹雙母語的學習架構與概念。

以歌會友,蕭博士致贈臺史博館歌

雙語的定義有著三個層次:樓地板(基礎)、天花板(中階)和浩瀚的星空(高階),當我們奠定了基礎的教育之後,為得是培養高階的雙語人才。講座結束前,蕭博士在偌大的螢幕上播放了由團隊寫給臺史博的「館歌」作為初次見面的禮物。



當你拜訪一個朋友,會選擇什麼禮品作為伴手禮?一個投其所好的禮品、一個來自家鄉的名產,還是自己手做的巧思?臺雙會此次前往臺史博拜訪,就是帶著結識朋友的心情;早在出發之時,依據 陳怡菁助理研究員的介紹和分享,為臺史博這樣一位朋友進行了雙語歌曲的創作。創作的元素是以臺史博的精神作為藍本,加入合乎中英文聲韻和意涵的雙語形式,寫成一首雙語歌曲。

「歌曲是否真的會成為館歌並非是我們的企圖,但是透過雙語的創作呈現我們對於雙語的概念,是我們的初衷。初來乍到致贈歌曲或許唐突,但卻是代表我們團隊和臺史博交流的見證。」除了歌曲的餽贈之外,同行的設計師 阿平,也為今日館方的導覽和午後的專題演講留下了影像速寫;就在講座結束前,由蕭博士代表,一同贈與了副館長 莊佩樺作為美好的結束。



邁向國際化,離別才是開始

如同館長今日和理事長交流時表示:臺史博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要「國際化」,從目前以臺南或臺灣內部的觀眾為主,逐漸轉型成一個代表臺灣的、國際級的歷史博物館,就像是故宮那樣。但這件事不一定會在這一任期完成,而是長遠的目標。「國際化」是教育的累積和成果,館長一席話道盡了雙方今日交流的真諦。「禮尚往來,今日我們到你們這拜訪,來日邀請館長到臺北時,來我們這裡坐坐。」離去前,蕭博士向館長慎重地表達了邀請之意,也為今日的離別接續下一次的開始。





謹獻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敬贈《臺灣歷史博物館之歌》

中文歌詞:張顯榮
英文歌詞:Irene Tang
作曲:張顯榮
編曲:張顯榮
演唱:張顯榮

走過千山萬水 遠渡重洋
Crossed the ocean and waves, through hills we’ve run

渡過黑水 祖先來到這地方
Through the dark strait, to where our stories begun

雲海壯闊 眼前豁然開朗
Sea of clouds float, we all wait for the sun

眺望遠方的那片沙洲 心中無限希望
Watch the distant shoal to where we’ll go, hopes and dreams wait beyond

於是隨著時代的潮浪
Through the rise and fall, the change of tides

民族、文化在這島國徜徉
We have built and grown in this land as one

斯土斯民,孕育臺灣不一樣
For you, for me, know Formosa’s where we’re from

開創未來 承襲著過往
Past paves light, to what we’ll become

渡海、鯤鯓、雲牆融合自然合唱
The waves and shoals and clouds, all in unison

所有事情都不會被遺忘
All our stories aren’t just said and done

臺灣歷史博物館譜出美麗篇章 All the stories on our land, it’s waiting to be sung

歌曲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bMunrNqy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