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前臺灣駐土耳其代表 鄭泰祥公使(圖左五)與夫人 買黛蕾女士(圖左四)拜訪蕭文乾博士
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倡導的「雙母語教育」僅適用於中文(華語)和英文(英語)的學習嗎?若有可能,「雙母語教育」能否運用在世界上其他任何語言呢?這樣的探討,在6月19日前臺灣駐土耳其代表 鄭泰祥公使拜訪蕭文乾博士的談話中有了解答。
鄭泰祥公使,前臺灣駐土耳其代表(2013年11月-2021年2月),任職期間對於兩國經貿、文化、教育和人道救援等議題多有建樹,先後簽訂超過10項備忘錄,促成兩國直航、電子簽證,掀起臺灣民眾赴土耳其旅遊熱潮(2015年一萬人次到2019年突破10萬人次);臺灣對土耳其直接投資金額也達到6.4億美金。卸任土耳其代表後,鄭公使接任外交部西非及非洲司代表,對於人文、教育等議題多所關注,進而促成了與臺灣雙母語研究學會交流的機會。
當日下午兩點,鄭公使及其夫人 買黛蕾女士一行人來到臺雙會辦公室,拜訪理事長 蕭文乾博士,期間就阿拉伯語文與英文的教育議題進行交流。
作為外交使節,鄭泰祥公使從自身工作、孩童教育再到不同族群的文化交流工作長期關注。一次偶然的機會,由臺雙會會員吳怡芬的介紹了解到臺雙會所推動的「雙母語教育」工作,以及理事長 蕭文乾的理念,於是興起了這拜訪的念頭。
由於鄭大使長期在伊斯蘭地區擔任公職,工作中接觸的人群不外乎使用英語或是阿拉伯語,在隨同拜訪的一行人中,一位隨行人員沐薇 (Jury),是麥地那出身以阿拉伯語為母語並且擁有教授古蘭經資格的老師;因此都對以阿拉伯語為母語的人士,該如何有系統地學習英語感到格外關切。
「您所倡導的雙母語教育,同樣可以讓阿拉伯語為母語的人士來學習英語嗎?如果可以,又是如何運作的呢?」鄭公使一行人中,碰巧有位阿拉伯語的母語人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MIlinguall not Bilingual
「在談論雙母語之前,我要先說明我們使用的“MIlinguall”的意涵。我們所謂的「雙」母語,並非是“2”的意思,而是雙向的概念;語言是雙向的,可以從這邊到那邊,也可以從那邊到這邊,是互通的意思。」一開始蕭博士開宗明義解釋。
我們英文用「MIlinguall」這個字代表「雙母語」有著幾層含義:
一、MI
前兩個字母是M跟I,兩個字都是大寫。M是母親;I是我,但是I只有M的一半高,MI也是My(讀音相同),意思是「我的」,學習語言是與我切身相關。
二、Linguall
Lingual是口語、語言的意思,而我們用兩個L做結尾,剛好是ALL,代表雙母語是可以運用在所有人身上,而非特定人士。
三、not Bilingual
Bilingual是雙語、兩種語言的意思,強調的是一個人能使用兩種語言。這個字和我們強調的MIlinguall ,雙向的、互通的,兩者在定義上不同。
雙母語解析:從分析到歸納,三步驟解析
蕭博士提到,當我們要將母語(以阿拉伯語為例)結合外語(英語)進行「雙母語」的架構,必須進入三個步驟:
一、分析:盤點兩個語言的聲音(Sounds)
當我們要進行雙母語系統的架構,首先我們要先盤點自己母語的聲音,若以阿拉伯語來說,阿語有多少聲音的元素,我們要找出所有阿語的元素,一個都不能放過。以中文來說,我們母語的聲音是37個(注音符號),而阿語是多少個呢?
在了解了阿語有多少聲音之後,我們需要標註有多少的子音(28個)、母音(3個),並且將它們列表編號標注出來。
Similar is not the same
關於聲音的盤點是細微與精確的工作,在這裡我們必須特別留意「相似」不等於「相同」。在聲音的盤點上,就算兩個聲音聽起來很相似,但仍屬於不相同的兩個音,就必須很講究的標示出來,不能混為一談。除了母語聲音的盤點外,針對我們所需“融合”的外語(英文)也要同樣進行相同的程序。
二、歸納:發展新音素
當我們進行不同語言的聲音解析,就有點像是語言學家的工作。由國際語言學學會發展的國際音標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國際語言學學會裡的語言專家,針對不同語言進行解析和整合,而他們進行的是多國語言的解析和歸納,而我們進行的,是進行任選兩種語言的融合,因此可以說我們進行的是迷你IPA工作。
當我們盤點完兩個語言的所有聲音,緊接著要做的,就是找出兩種語言相似的聲音,將這些聲音結合,產生新的音素。
說到這裡,理事長蕭博士拿出了團隊設計的88音單字表,說明在盤點完兩種語言之後,如何融合相似的音素,並且舉了英語中的蝴蝶音æ作為例子。由於在中文裡並沒有æ這個聲音,而類似的聲音有ㄝ和ㄚ;因此,我們就把ㄝ和ㄚ結合,作為新的音素。
以臺灣雙母語團隊所推行的中英雙母語學習法中,經過中/英文兩個語言融合而成的新音素表有66個,而這66個,是包含了中文/華語的37個音素,以及英文/英語需要的29個音素。經過分析盤點和歸納整合後,新的66個音素,就是第二步驟所要做的。
三、組合:製作圖表,雙母語學習從此開始
數學,有所謂的九九乘法表,它成為了我們數學計算的基礎。同樣的,學習語言也需要建構圖表。
在歸納發展新的音素之後,不是生硬的完成學理,而是要製作圖表,產生像是九九乘法表的效益。因此,在這個步驟需要進行的,是將新發展的子音與母音進行矩陣交錯,產生新的音素;而這個步驟的要點,是將交融後雙母語的音素列舉出來,讓學習者可以依循和學習。
隨後蕭博士以88音、140音、280音以及8800音作為解釋,說明如何在解析和歸納之後,發展成為這些圖表,並且透過練習圖表的音素,鍛鍊學習語言時發音基礎。
沐薇 (Jury)接著詢問,英文的口音有很多:美國口音、英國口音等等,我們如何看待不同口音的問題呢?
理事長蕭博士提到,我們選擇美國中西部口音作為雙母語的基礎,基礎的意思是,在學習英語的初期,總要先選擇一個標準可依循,當養成了正確的發音能力,要自由切換成不同的口音,只要細微的調整就能完成了。
從語言到信仰,堅定改革的道路
「我們希望,往後阿語世界的人,能用流利的英文溝通。若想學習中文的,也可以透過雙母語的方式學習中文。」鄭大使一行人與蕭博士的談話,表達著真切的盼望。
語言改革之路,並非是一蹴可幾,尤其臺灣進行了七十多年的英文教育,對於語言學習的刻板印象早已根深蒂固。若非心繫國家、社會,有著強烈的使命和信仰,語言改革之路不可能持續下去。鄭大使和蕭博士,一位從公職之路奉獻和體悟,一位從語言教育學習和教導,對於社會和國家同樣有著憂國憂民的使命感。
「今天是個開始,下一次的碰面我們可以探討更多層面的議題,如此讓語言的改革更加穩固。」鄭大使說。 一行人在辦公室的陽台上留下合影,為今日的初次交流留下了紀錄。想像著,當阿語/英語或阿語/華語的雙母語學習法問世之後,這張照片將是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