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上過健身房,透過啞鈴等器材一次又一次重力訓練、讓自己揮汗如雨、疲憊不堪,推向極限和不情願?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臂膀變得厚實,氣力變得充足,這時會發現,讓自己進步的關鍵是持續不墜輟地藉由那些沈甸甸的器材,反覆練習和磨練。
啞鈴不改變,心態是關鍵
臺灣雙語無法黨主席 蕭博士,在今日的晨會上告訴大家,我們在臺灣推動雙語 PA 教育的過程,就是希望透過「改變社會」進而「改變自己」。然而,社會冷漠、頑固,像是沈重的啞鈴般不會改變,它不會因為你的力量不足而「改變」,更不會因為你的放棄而變輕易。
所以,我們應該要明白,就是因為社會如此強悍,才會讓我們有改變自己的機會;如同健身房裡堅固的器材一般,每每在我們不斷地挑戰極限和經歷了挫敗之後,能一點一滴的成長和蛻變。
改變社會,從自己開始
「不是說社會不容易改變嗎?怎麼又說要改變社會呢?」這邊問題看似有點矛盾,但實際做起來卻一點不矛盾。
因為,當我們把改變社會當成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如同挑戰沈沉重的啞鈴一樣。當我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後,自己改變了;逐漸地,我們因為透過健身,亦影響了周遭的親友和同好,如果一點點、一天天的外溢,許許多多的人逐漸改變了,慢慢的社會也就能改變。
所以,我們的目標必須遠大,不以自己為目標,而是大眾和社會。
無力感,是蛻變的過程
當我們遭遇他人的冷言冷語和不理不睬,我們會有深深的無力感。「怎麼會這樣,PA 明明是對語言教育正確的事,為何他們不接受?」。有了這樣的念頭和狀態,你必須告訴自己,這種無力感是「用力」的過程。
如同前面健身房的概念,當我們持續「用力」鍛鍊的過程,一定會經歷氣力放盡、無力的狀態,而這,是肌肉緩和強健的過程。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沮喪,而是要正向的理解和持續的前進。
如果沒有無力感,那可能是啞鈴的強度不夠,必須要提升一個挑戰了!
愛,驅動一切
如果你問:「為何我們要改變社會?我選擇不去改變,總行吧?」
如果這樣想,那就是心中沒有「愛」。
當我們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伴侶,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心中有一種能量,希望他們變好、彼此都能幸福富足;而這種驅動的念頭和力量,就是愛所驅動。
當我們來到這裡工作,我們最需要問自己的,就是我們有沒有這股力量(愛)。我愛不愛這個工作、愛不愛家人、社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必須化成行動。
我們透過服務社會、改變社會的具體行動將經歷很多挫折和無力感。當挫折感、無力感越多越大,請記得一定要珍惜這樣的體驗;因為這些經驗是無價的寶藏,讓我們成長。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經歷這樣的無力感和挫折感,代表我們的愛尚未驅動、還未走在改變社會的路上。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