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書長日誌 ─

想像我們都是NBA球員

2022-10-12   3824

NBA二三事

根據國外數據公司Statista的資料,美國職業籃球運動聯盟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在2021-22賽季每位球員的平均薪資達到了734萬美元(約合台幣2億2千萬元),是世界職業體育聯盟中最高的薪資水平。

年薪734萬美元的待遇,那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平均球員的薪資是如此誘人,最負盛名的球星薪資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難以想像了。若是從NBA最資淺的新秀球員合約來看,最低的薪資也有年薪54-58萬美元左右;縱使如此,每年約台幣1620萬以上的菜鳥年薪依舊是讓一般人稱羨的了。

截至2022年,NBA一共有30支球隊,分為東西兩個分區,每個分區共有15支球隊。每支球隊一年要進行長達半年82場例行賽事,一支球隊最多能夠擁有15名球員,但每場比賽僅能登錄13名球員、上場12名球員。

每支擁有15位球員,乘上平均每位球員基本薪資734萬美元,每支球隊一年花費在所有球員身上的薪資總額,一共是每年1億1千萬美元(約合台幣33億元)。球隊每年花費這麼多的錢在球員身上,而球員每年只需要打半年的季賽,剩下不用打球的半年,球員要幹嘛呢?

球季之外的事:準備、再準備

「你們知道NBA球季即將開始了嗎?」今日晨會上,蕭博士沒來由的問了這個問題。見大家稀稀落落落的地點頭,沒好心的他接著問:「現在NBA熱身賽已經開打了,大家回去看看運動頻道就可以知道了。你們應該知道,熱身賽是『算分不算數』的吧?」

「算分不算數」的意思是指,熱身賽的規則與進行方式都與例行賽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熱身賽的球員表現數據,不會被列為正式紀錄。其實早在熱身賽之前,NBA還會進行巡迴的「表演賽」,有時移至海外舉行,作為新球季的宣傳活動等;而這些表演賽,當然也屬於算分不算數的性質。

換句話說,早在正式球季開始之前,相關的熱身賽事如火如荼地進行,為迎接新球季而暖身。在這些比賽中,球員並不會拿出百分之百的表現,一方面是從熱身賽中調整身心狀態,二方面是避免受傷以迎接健康的賽季。球季例行賽前是如此,例行賽結束之後亦然。

「NBA球季結束後,所有球員都擺爛每天吃肯德基嗎?」蕭博士接著問了這樣一個半開玩笑的問題。顯然地,高度競爭的NBA球員,季賽後的生活充斥著各種訓練:復健需求、飲食控制、重量訓練、對抗訓練營等等,針對剛過去一個球季的不足,進行補強和鍛鍊。從和緩到緊湊,隨著季賽日益接近,訓練的步調益顯迅速。

球季之外球員可是更加地專注和認真,因為教練都在評估著他們的表現,留待新球季的來臨時,將其放在適切的位置,迎接勝利的果實。

球員的工作,不只有上場比賽而已
既然「每支NBA球隊最多能夠擁有15名球員,但每場比賽僅能上場12名球員。」可曾想過,球隊幹嘛每年多花這麼多錢,簽這不用上場的3位球員呢?

球隊要做的,就是找齊最優秀的15位球員,形成團隊;不同的位置皆有替補的球員,考量表現、身體等風險,能有備用人選作為接替。沒有正式比賽時,球隊的15個球員分成兩隊,相互較量、測試,都是必要的練習,以調整達到最理想的戰力。

「千萬不要以為,NBA球員的工作,只有正式比賽而已。」蕭博士說。

一人思維VS團隊效率

想像著我們都是NBA的球員,在如此高競爭、高收入,和全世界最優秀的人一同競賽,那種心情和處境是什麼樣子呢?

面對如此高競爭的環境,每場比賽的輸贏,關鍵都在每次的攻守轉換之間;或許你一個不留神、一個動作沒配合整體的戰術,便成為了全隊的累贅。要知道,你跟著的是一群頂尖的球員,每個球員都是最好的。然而,從NBA的經驗告訴我們,最好的球員加在一起未必能贏;能贏的,是可以成為一個團隊的球隊。

2003-04 NBA賽季前,洛杉磯湖人隊組成了名人堂等級的F4戰隊,將戰功彪炳的馬龍(Karl Malone)、裴頓(Gary Payton),與當時身手正在巔峰的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歐尼爾(Shaquille O'Neal)攜手成為隊友。四人無論是球技或是人氣都是一時之選,然而卻沒能留下總冠軍,讓人不勝唏噓。

厲害的球員或許能讓球隊陣容擁有很強的競爭性,但NBA的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球星組合的球隊卻打出了糟糕的效果。深究原因,球星們在位置和打法上相似,人人以我為中心爭取球權,以至於進攻效率低下,最終形成巨星輪番單打的戰術,影響團隊整體效益。

無私與自律,形成團隊

「成為隊友最好的支持並且無時無刻督促著。」蕭博士說道。

同事間的鄉愿只會相互沈淪,並沒有辦法向上成為更好的力量;因為,一到了球場上,對手的較量是不會留任何的慈悲。所以在平時同事的相處間就該像是NBA球隊的練習賽,彼此成為最佳的隊友,也同時是最好的對手。

因為要成為最佳的隊友,必須極度地自律讓自己的技術卓越;因為要成為最好的對手,必須高度地警覺讓彼此的心態成熟。無論是敵是友,以正向和負向作用來監督彼此成為最好的球隊。

為何要高張力的督促彼此成為頂尖呢?因為當一個人感染了另一個人,三兩人影響了一個球隊;一個球隊影響了一個聯盟,最終一個聯盟就可以影響一個世界。

1946年,NBA在美國紐約成立,當時的NBA只是個有著11支球隊的小型體育聯賽。甚至在成立的五年內,其中8支球隊先後解散,幾乎讓聯盟崩解。但誰也沒想到的是,一開始看起來文弱普通的籃球聯賽,在幾個球隊的堅持之下,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就成為美國最大的籃球聯賽,進而成為了全球最頂級的籃球聯賽,平均薪資成為了所有職業運動之最。

而這一切,都從每個球員嚴格的自律開始。

圖片攝影:陳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