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又專欄 ─

雙母語重新點燃教學的熱情(百人百場側寫:陳慧娥老師)

隹隹   2023-07-01   2363

本集的來賓 陳慧娥老師在2017年報名了雙母語師資一班,在此之前則是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國中補習班英文老師。國中英文教學遠比小學又複雜了許多,在教學現場陪學子們奮戰的慧娥老師自然也看見了許多問題,讓她意識到原來「考試成績好,並不等於英文好」。而後她完全失去動力,好長一段時間不再碰耕耘多年的英文教學,這段沉潛期讓她有機會接觸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雙母語,從中再度找回教學的熱情。

二十年目睹教育之怪現狀

慧娥老師回憶,那還是一個班50多人的年代,因為深獲老闆信任,被指派負責兩個最難教的班──升學班和不愛讀書的班級。雖然自謙不是名師,擅長解文法題型的慧娥老師當時教出許多「很會考試」的學生,就這樣教了十多年,學生族群也逐漸由國中生擴及兒美與幼美。然而參加雙母語師資班後,每每聽到蕭博士提起體制內的老師如何如何,她總忍不住對號入座、充滿罪惡感。

她分享自己過去開補習班時,時常帶學生參加檢定,縱然學生都能獲得不錯的成績,但她心裡明白,這個數字與學生真正的能力有很大的落差,就如同每學期舉辦的成果發表,充其量也僅是為了讓家長對砸下去的費用感到安心而已。

更弔詭的是,補習班的學生隨著學習時間越長,反而比剛開始學的更不願意開口。種種令人無力的現象在她經過幾番努力卻無法改變之後,她意識到這些已非她能力所能及。認為應該要教給學生「可以一輩子帶著走的英文能力」的她不願意再做教書機器,便毅然決然選擇離開教育界。

向宇宙下訂單

主持人薯叔在一旁補充,在節目開始前的交流,慧娥老師提到自己並未結婚生子,因而她是用「從學生們的英文程度來看自己的英文程度」的態度在教學。

也許對許多補習班老師而言,這不過是份餬口的工作,慧娥老師大可以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不再前進,然而當她發現實情是,學生一再撞到其實不算高的天花板,這也意味她的能力已到了極限。

所幸慧娥老師並沒有花時間在悲觀,她的心裡始終相信這個宇宙一定有人──而且必然成長於英語環境,但中文也非常流利──有能力可以改變現況,並期待這個人的出現。

訂單一再兌現

離開補教界將近十年,慧娥老師將全部的心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她沒有親自教孩子英文,而是為孩子尋訪明師;就在她怎麼樣也遍尋不著時,一位教讀經的友人傳來問老師(蕭博士早期教書的「藝名」,來自他的名字英譯 Wen)的演講影片,慧娥老師描述自己當時邊看邊流淚,對著螢幕直喊:終於找到「那個人」了!

行動力極強的她,想都不想就寫了一封Email給蕭博士,將孩子送去給這位素昧平生的老師教導,自此展開每週一堂課的雙母語學習之路。約莫過了一學期,慧娥老師得到蕭博士即將開師資班的消息,雖然當時非常忙碌,但她仍抱著「如果這次沒報名,將來一定會終生後悔」的心情,咬牙加入了師資班,而且下定決心要把這套教學系統推廣出去,幫助和她有緣的孩子們。

於是,明明已經脫離教育界許久,慧娥老師招生相當順利,甚至親自到學生家試教,用實際行動向家長證明雙母語能夠帶給孩子什麼幫助。她舉例,曾經有學全語的孩子,竟無法唸標準的捲舌音「Three」,而是發出臺語的「水」。雖然家長當下尷尬無比,卻在看到慧娥老師以雙母語調音成功後,馬上預約了後續的課程。

雙母語讓教/學英語變得踏實

因為慧娥老師有國中補教的資歷,主持人順著問了一個大部分家長對雙母語最好奇的問題:「學雙母語到底可以如何銜接到體制教育?」

慧娥老師坦言,她自己就有很多學生是快上國中才接觸雙母語。其實不光是家長,學生到了這個階段,最擔心的不外乎「單字背不起來」,而學習雙母語的好處在於,拼讀會自然而然地建構在學生的腦中,同時也矯正了他們的台式發音。

另一位主持人大蒨老師很驚奇,這些在以往其他來賓的分享中可能需要經過一番掙扎、努力的事,在慧娥老師身上看來竟是如此篤定、樸實,而且唾手可得。慧娥老師笑了笑說,這就是「信」,因為她自己親身體驗過,蕭博士的這套教學系統將學英文變成一件踏實的事,比如音素、比如語調。在還沒有學雙母語之前,她教英文教得很不安,連她自己都不確定是否正確,要如何教給學生呢?

老師的瓶頸突破了,學生的瓶頸就會突破

說到這裡,慧娥老師再度提及臺灣孩子學越久、學了越多文法後,反而不願意再開口的現象,因為隨著句型越來越複雜、字彙越來越艱澀,孩子終將會失去信心與動力。然而蕭博士在課堂中一句「『文法』是英文的思考順序」,就有如打通任督二脈一般,才讓她明白文法其實是一種約定俗成、用來溝通的工具。

觀念改變後再觀察學雙母語的孩子,會發現他們經過持續不間斷的口腔肌肉鍛鍊、口說練習,反而更不吝於開口講。從「語言是用來溝通」的立場來看,這樣的學習過程才能為基礎紮根,未來孩子無論再用什麼方式學英文都能有所收穫,然而這卻是傳統教學始終無法做到的。

她說,從前教學的時候,很容易就看到學生已經搆到了天花板,還不停地撞牆;但自從改用雙母語教學,她相信她的學生們個個都會比她厲害,而且未來仍不可限量,不管他們離開慧娥老師後換哪個老師教都一樣。這樣的振奮自然讓她對教學充滿熱忱,無論如何都想繼續教下去。



也許真的有天助,但更多的是慧娥老師打從心裡希望孩子們更好的心意,促使她和雙母語的相遇。她爽朗的笑聲道盡了,認識雙母語後在教學路上走得愉悅,彷彿過去在補教業18年的鬱結與不解都不復存在。不僅她自己如此,她的兒子也因為雙母語有許多收穫:「自從學了雙母語之後,我講英語不再擔心講錯;就算講錯了,我也知道自己修正,更不用擔心別人笑我。」這樣的信心讓人動容,也透露出一份希望,一份未來的孩子學英語都不再有痛苦的希望。



感謝臺雙殿授權使用『蕭博士 PA 美語』發音教學系統
百人百場健正分享 第五十二場│陳慧娥老師】←觀看影片請點
封面圖像:師資一班 黃姿樺老師作品《小杏人:430-04》(局部)


2023-06-01   隹隹   1741

斯土有情,大伙房有雙母語(百人百場側寫:鄭惠齡老師)

第50場邀請到師資一班的大學姐,同時也是大伙房書院的創辦人 鄭惠齡老師,她原先為國中地理老師,接觸中醫後有感於如此對生命重要的事,體制教育內卻沒有教授,因而為孩子創辦了大伙房書院──實施幼小混齡實驗教育,課程內容包括了中英讀經、雙母語、中醫太極、硬筆篆刻、灑掃進退等。

- 又又專欄
2023-05-13   隹隹   1771

雙母語教會的,不只是語言能力(百人百場側寫:黃至華老師)

這一場百人百場的來賓 黃至華老師相較前幾場比較特別,雖然她本身也是特教專業,但這一集她是以一個母親的身分來和大家談特教。至華老師大學畢業出社會後沒多久就結了婚步入家庭,育有一雙兒女,小孩子在還沒上幼兒園時,被媽媽發現「怎麼講話好像怪怪的」,經過一番抗戰之後,踏上了雙母語療癒之旅。

- 又又專欄
2023-02-17   隹隹   2071

為孩子播下正向學習的種子(百人百場側寫:吳淑斌老師)

本週的來賓 吳淑斌老師(以下簡稱薯餅老師)在接觸雙母語前,已有十多年幼/兒美經驗,因此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歷程十分熟稔。換句話說,家長們十分喜愛這樣擁完整幼美教育經歷(雙語幼兒園、小學補習班)的她;然而,這也不免更讓讓人好奇,既然已經有能力用「全英語」教小朋友的她,為什麼還需要學習雙母語呢?

- 又又專欄
2023-02-03   隹隹   2570

從美國先生身上看見雙母語的重要(百人百場側寫:陳俐芳老師)

俐芳老師過去曾在科學園區工作七八年,期間一帆風順,她也從來沒把工作當「工作」,而是不斷挑戰、探索自己的極限。面對這樣開心、待遇又好的工作,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可以這樣過一輩子,然而在她三十歲時調了部門,理應有更多的挑戰,前路卻不如人意,讓她產生了「人生就這樣了嗎」的無聊感,此時正好一個去美國讀書的機會為她的人生開了條岔路,深造完回國之前,還答應了美國律師Bob的求婚。

- 又又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