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百人百場的來賓 黃至華老師相較前幾場比較特別,雖然她本身也是特教專業,但這一集她是以一個母親的身分來和大家談特教。至華老師大學畢業出社會後沒多久就結了婚步入家庭,育有一雙兒女,小孩子在還沒上幼兒園時,被媽媽發現「怎麼講話好像怪怪的」,經過一番抗戰之後,踏上了雙母語療癒之旅。 為兒子發音問題反覆糾結的母親 兒子大約兩歲時,大約是特教專業訓練出的敏感度,至華老師意識到他講話似乎與平常小孩有些不一樣,然而向為兒子塗氟的牙醫師確認他是不是有大舌頭的傾向,醫師僅是認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多少都有這個狀況。 聽到回答,至華老師只能暫時作罷,但每日在家和孩子朝夕相對,心中仍然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勁。這時她找上了她的大學同學兼室友──百人百場第7集的來賓,師資六班 黃鼠兒老師,因為已進入教學現場的鼠兒老師,無論是對教育的理念或是教學風格都讓至華老師相當佩服。 至華老師憶及,曾經從鼠兒老師的社群看過她分享有關雙母語的訊息,但當時她並不認為自己和孩子有這個需求,解決兒子的疑難是她眼下更迫切的事;而鼠兒老師給她的建議是再多觀察,這一觀察,時間又到了兒子小班年紀。 口腔點蜂蜜,好吃新奇又好玩? 正好另一位同學邀她參加一場注音研習,抱著也許對兒子有幫助、又不想在家耍廢的心情前往後,終於找到一個可能的原因。研習中老師提到一個因為大部分人太熟悉,因而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翹舌音」──需要將舌尖抵住上顎,但其實有很多孩子可能因為肌肉的關係而難以做到。 至華老師赫然想起好像沒見過兒子做出舌頭上下擺動的動作,回到家她馬上抓來兩個孩子試驗,果不其然,大女兒做起來易如反掌,小兒子卻只能左右擺動,甚至試圖抬頭來達成。 那該怎麼辦呢?她想起老師幫助孩子鍛鍊肌肉的方式:在上排門牙後方點上一點蜂蜜,提示孩子舌頭該放的明確位置。這個方式可以降低口頭指示孩子位置產生的不確定性(比如舌頭放「上面」到底是哪個「上面」)。 只是,幻想終究是美麗的。至華老師原先的盤算是可以讓愛吃的兒子同時練肌肉,不管練多練少總是要嘗試。然而兒子或許是累了,又或許是搞不清楚自己在幹嘛感到無聊,第一下舔到時很開心,第二下就開始亂舔,然後就直接耍賴不練了。試了幾次後,她意識到這個方法縱然好,但在「老師對學生」及「母親對孩子」的角度有所不同的情況下,這個身分的差異導致了明明有改善的可能卻無能為力。 治還是不治──「再拖,可能影響未來」的憂慮 隨著時間越長,兒子口吃的狀況更嚴重了,不僅講話越來越頓,也開始無法清楚表達長句。雖然至華老師雲淡風輕地描述著這段過往,但從言談之間,不難想像那段時間她有多煎熬。 由於這樣的孩子並不算少見,「他長大就會了」、「長大就改善了」……等聲音的存在讓至華老師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過於緊張。但她發現敏感的兒子已經察覺自己與姊姊的不同,每當大人好意提醒都反而讓他退縮。更別提未來進入中班,兒子與同儕相處,可能面對孩子無意間類似「你怎麼講話這樣子」的探問,就算不是刻意排斥,仍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至華老師想起大學時學到關於「早療」的概念:有一群人可能在小時候就和大家有一點不同,如果能提早發現、介入並治療,也許長大就不需要那麼辛苦。很擔心錯過黃金治療期的她再次向鼠兒老師求救,卻又不禁害怕若是自己小題大作,豈不浪費醫療資源…… 因信任而踏入,因興趣而進步 後來鼠兒老師邀至華老師和孩子參加雙母語的調音首冊共讀會,恰巧舉辦在兒子中班開學前的暑假。由於兩個孩子都認識鼠兒老師,至華老師想著:「小朋友能遇到合適的老師最重要,既然是放心的教師,也不需要投入太多金錢,就讓兒子當成先修班去試試吧!」於是在對雙母語毫無認識的情況下,只憑著對鼠兒老師的信任,就讓姐弟倆去上課了。 一開始,老師帶著孩子們練習吐捲舌的《三十三之歌》,至華老師對這種從未見過的教學方式充滿疑惑,但仍讓孩子每天藉此鍛鍊肌肉,喜歡吐舌頭的兒子便愛上練習而且樂此不疲,就這樣「玩」了一兩個月後,舌頭漸漸可以抬高了。 當然,中間也有挫折的時候。遇到比較難的「捲舌音」,因為做不到,年紀還小的兒子常常因此就在後面生了大半堂課的氣,然而這時鼠兒老師僅是要至華老師一起等待他、給他時間。也許進度緩慢,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對舌頭的控制力明顯增強,讓一旁陪伴的至華老師也感到相當有成就感。 此時至華老師分享了孩子們在家練習的趣事,自從學了那些歌,兩個孩子每天在家都開心地一直放一直唱,「飽受摧殘」的媽媽很想叫他們不要再唱了,至華老師還笑言其他雙母語媽媽應該也經歷過一樣的階段。但話說回來,兒子確實經過這樣一點一滴地累積練習,舌頭不知不覺地更有力了,顯然相較起無法引起動機的「舔蜂蜜」,唱歌練習有趣也有效得多,孩子也無形中建立了信心。 至於當時即將升小一的姊姊,也有她的困擾。學校每週都安排了英語課,讓孩子無壓力地沉浸在英語環境中。不過至華老師發現,姊姊面對老師出的唸單字回家作業,總是相當排斥,因為從未補過習、家中也沒特別營造英語環境的她在學校聽不懂任何單字,但「學東西需要有動機,因為喜歡才會有結果。」 於是至華老師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讓姊姊跟著弟弟一起參加調音首冊共讀會。出乎意料地,聽得懂的「注音符號」成了姊姊覺得有趣、願意繼續下去的原因。而至華老師這時再嘗試結合她平常讀的繪本,因為「聽得懂」,她也比較能產生連結。 無心插柳,雙母語在身上萌芽 作為一雙兒女的「學妹」,至華老師是在什麼機緣下加入雙母語師資班呢? 她大方承認,即使兒女已在學習,自己對雙母語還是懵懵懂懂,只是感覺到這套教學系統對孩子確實是有幫助的。恰巧當時雙母語團隊出了一套小學教材,為了即將上小學的孩子未雨綢繆,至華老師決定買一套回來自學。 但自己讀仍然一知半解呀!這時候適逢雙母語師資班開星一班招生,沒想到至華老師卻誤以為是給孩子上的補習課程,就這樣誤打誤撞報了名,成為師資班的學員。此間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從鼠兒老師以同學身分的分享,和旁觀兒女身上的轉變,進而直接面對蕭博士的身教言教。 學英文如特教,慢慢來比較快 蕭博士在課堂上提到的教育現況讓至華老師感觸很深,許多人眼裡理所當然的狀態,比如剛進小一才學注音沒多久就銜接到課文的教學速度,特教專業出身的她看來,就是有那麼些不對勁,因此她對蕭博士提出雙母語的架構認同不已。 對照本月的主題「特教」,學習英文或有一些相似之處。因為不是母語,我們的孩子比母語人士需要花更多時間學習,更別提要有統一的學習進程(比如說幾年級該學什麼)。雙母語教學法強調,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必須透過鍛鍊肌肉這樣的方式奠定扎實的基礎,而大人能做的就是等待。 另外,至華老師也分享了很棒的觀點。特教老師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孩子,因此習於準備多元的教材或教法來因應個別需求,或許就是這樣的思維模式,讓她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教學方式,在家長普遍仍將孩子送去補習時,至華老師面對雙母語如此「另類」的教學法,能保持著「有何不可」、「這條路也未必行不通」的想法。 為了讓孩子學習雙母語,至華老師老早先向阿公阿嬤打了預防針:「畢竟老人家對吐舌頭說話可能還是存有『久了以後就矯正不回來』或是『這樣不禮貌』的想法,所以我先跟他們說孩子是在學習新的方式,不是在搗蛋。」而先生從原本的不置可否,隨著看到女兒從排斥英文到可以在玩耍的時候哼唱雙母語的歌,以及兒子口語表達有明顯的進步,也進而轉向支持。 在家人的支持下,女兒已進入正式兒童班學習童謠;而兒子仍在共讀會練習強化肌肉的穩定度,但越學越開心的他,每每看著姊姊有更深入的練習後,竟央求媽媽,何時也能加入姊姊的行列呢! 教育現場的見證 去年開始,孩子年紀漸長,至華老師也試著重回職場擔任教師助理員,協助課堂上有需要的孩子。這學期遇到一個三年級,注音符號卻記不得幾個的學生,每當她快要流露出「這個很快就會了啊」的理所當然,就會回去聽蕭博士的課,提醒自己要放慢腳步。 至華老師也表示,在上師資班之前,從未意識到「聽」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更遑論語調,總覺得差不多到位就好;但她現在開始會不厭其煩帶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唸出正確發音和語調,「音聽錯了,理解也會跟著錯誤,當然不會知道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特別是聽了女兒的童謠課,她發現原本像是唸經一般呆板無奇的語調,經過調整、強調抑揚頓挫後,文字語言變得優美許多。至華老師便將這個概念帶入她的教學,增強學生的記憶點,經過兩個月的練習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注音符號,更慢慢可以從單字增加到詞句。 另一個令至華老師感觸很深的案例來自英語教學的體育課,正好講解到蝴蝶音[æ],老師便解釋為「嘔吐的聲音」,卻不料班上二、三十位學生就有二、三十種嘔吐的方式,坐在一旁的至華老師不禁在心中吶喊:「為什麼不用他們已經學了一陣子的注音符號教他們就好!?」 諸如此類的經歷除了讓她對教育現況感到震驚,也讓她感嘆現在的老師真的很辛苦,在這種環境之下,個個英語都變好了,但反而學生在老師講英文時鴉雀無聲,唯有老師冒出一句中文時,才恍然做出反應。可惜的是,從一個從旁陪伴者的角度觀察,《雙語注音符號》仍很難在現階段直接為她的學生帶來幫助,無奈之餘,只能慶幸自己的孩子未遭受這些。 至華老師既具備特教專業背景,又同時是孩子有特殊需求的母親,從不識雙母語到身處其中,這段歷程為她帶來了許多觀念上的轉變;無論是她的子女或學生,都顯示了雙母語的的確確為孩子創造了更多可能性。最後她由衷地說:「會讓子女繼續走在雙母語這條路上。」讓人無比感動,這是一位對雙母語懷抱極大信心的母親最真誠的告白。 感謝臺雙殿授權使用『蕭博士 PA 美語』發音教學系統 【百人百場健正分享 第四十八場│黃至華老師】←觀看影片請點 封面圖像:師資一班 黃姿樺老師作品《小杏人:290-09》(局部)
本集的來賓 陳慧娥老師在2017年報名了雙母語師資一班,在此之前則是擁有多年豐富經驗的國中補習班英文老師。國中英文教學遠比小學又複雜了許多,在教學現場陪學子們奮戰的慧娥老師自然也看見了許多問題,讓她意識到原來「考試成績好,並不等於英文好」。而後她完全失去動力,好長一段時間不再碰耕耘多年的英文教學,這段沉潛期讓她有機會接觸到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雙母語,從中再度找回教學的熱情。
第50場邀請到師資一班的大學姐,同時也是大伙房書院的創辦人 鄭惠齡老師,她原先為國中地理老師,接觸中醫後有感於如此對生命重要的事,體制教育內卻沒有教授,因而為孩子創辦了大伙房書院──實施幼小混齡實驗教育,課程內容包括了中英讀經、雙母語、中醫太極、硬筆篆刻、灑掃進退等。
本週的來賓 吳淑斌老師(以下簡稱薯餅老師)在接觸雙母語前,已有十多年幼/兒美經驗,因此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歷程十分熟稔。換句話說,家長們十分喜愛這樣擁完整幼美教育經歷(雙語幼兒園、小學補習班)的她;然而,這也不免更讓讓人好奇,既然已經有能力用「全英語」教小朋友的她,為什麼還需要學習雙母語呢?
俐芳老師過去曾在科學園區工作七八年,期間一帆風順,她也從來沒把工作當「工作」,而是不斷挑戰、探索自己的極限。面對這樣開心、待遇又好的工作,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可以這樣過一輩子,然而在她三十歲時調了部門,理應有更多的挑戰,前路卻不如人意,讓她產生了「人生就這樣了嗎」的無聊感,此時正好一個去美國讀書的機會為她的人生開了條岔路,深造完回國之前,還答應了美國律師Bob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