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學英文,不是要先學自然發音?

花蓮縣立宜昌國小特殊教育教師 葉皓博

1. 自然發音,不自然也沒有發音

Phonics 在臺灣,通常被翻譯成「自然發音」
這是一個看似親切、實而危險;
誤導大眾、卻又行銷成功的商業名詞。

這名字之所以危險,是因為「自然」二字,容易讓人聯想到
「輕鬆不必費力、久了自然會」的美好錯覺。

就算勉強苟同這種宣傳手法,但誤用「發音」一詞,卻是徹底偏離事實!

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曹逢甫教授,早在多年前就撰文告訴社會:Phonics 真正名字是「字母拼讀法」,是一種教閱讀的方法。

|延伸閱讀|在台灣進行英語字母拼讀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

#Phonics既不是發音教學

#也不能取代教發音

其實,字母拼讀法更像是一門統計學,談的是
字母組合(grapheme)與
音素(phonemes)之間,
出現機率最高的對應關係

這是一套「合理猜測」的學問,
#無關單字文法
#無關詞性字義,甚至
#無關單字到底怎麼拼

然而,太多業者利用家長對「自然發音」的不解或誤解大肆宣傳,消費孩子和家長的信任,曲解Phonics的正確意涵。

Phonics不教發音。

​真正主導發音教學的,叫做:
#音素覺察(Phonemic Awareness, 以下簡稱 #PA)。

2. 臺灣英文課綱缺乏最重要的基石:PA

您早就知道,英文有26個字母。
您現在知道,Phonics 教的是「26個字母與 #聲音 之間的對應關係」。
但您可知道,#英文有幾個聲音嗎

英文有26個字母,字母能為您生出讀寫能力。

英語有44個聲音,聲音能為您帶來聽說能力。

Phonics字母拼讀,就是將26個字母的種種組合,乘以44個聲音的千萬可能,勾織出

「就連美加英澳小學生都覺得困難」的學問。

所以1997至2000年,美國以傾國之力,花三年時間研究解方,最終告訴世界:
#PA是學英文的第一步
#學Phonics之前一定要先學PA

那,學PA的第一步是什麼?

答:弄清楚英文有哪44個聲音

我們有26,卻沒有44,所以臺灣人普遍聽說能力比讀寫能力差。
我們真正最急缺的,不是「環境」或「外師」,而是
「44個聲音」。

PA能力,就是能輕鬆模仿、能任意組合這44音的各種可能。
然而,臺灣英文課綱對於
PA究竟是什麼、
PA內容有哪些、
PA訓練怎麼教,

至今仍缺乏清楚、具體的描述。

3. 為什麼迷信英文應該「看到就會拼」?

我們的母語,有37個聲音,也有37個注音符號完美對應。
而英語有44個聲音要唸,卻只有26個字母可以寫!

換句話說:
符號絕對不夠用,絕對不會是一個字母對一個聲音。

再換句話說:
絕對充滿例外、絕對跟我們的母語不同。

英語的44個聲音,套用子音-母音-子音(CVC)的結構,一共有60,200種變化,其數量甚至是國語的60倍。

而臺灣現行的英文教育,卻過度簡化這些組合的複雜性,僅用
「bbb, ㄅㄅㄅ;ccc、ㄎㄎㄎ」
的方式進行教學,營造學習 Phonics 簡單又快速的假象。

其實,光是一個 [ i ](發音是「易」),
至少就有8種不同拼法(ee, ea, e_e, i, e, ei, ie, ey)。
而最能代表「易~」這個聲音的字母組合ea,本身又可以發
ㄧ、ㄝ、ㄟ、ㄜ等多種聲音
(唸唸看:Please head to the great ocean.)。

這,可一點也不易啊!

Phonics,就是 #煩你到死

孩子從大人手上學了一條規則,結果一出去就撞到例外。
對初學英文的孩子而言,
#例外_就是傷害

開口講英文要鼓起勇氣,不是因為孩子膽小,而是大人
「bbb, ㄅㄅㄅ」的承諾不斷跳票!

拼讀的失敗經驗遠超過成功經驗,信任與勇氣慢慢被無止盡的例外一點一滴吃掉,最終成為注定失敗的
「沒有聲音的學習者」。

可是,#為什麼我們深信英文應該看到就會拼呢

​那是因為,#注音才是規則明確的拼音系統

ㄅ在任何地方都唸 [ b ],但別懷疑,doubt 的 b ,可沒聲音啊!

我們用「#沒有例外的國語注音」,

看待「#充滿例外的英文拼音」,

又對孩子 #隱瞞字母與聲音的複雜關係——

這就是Phonics從康莊大道變成荊棘狹路的起因,進而衍生出毒害孩子的致命一擊:

把Phonics(拼讀)跟Spelling(拼對)混為一談。

4. Phonics ​ ≠ Spelling

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臺灣、日本、韓國、新加坡。
不管哪個國家、不管年紀多大,只要學英文,就會碰到一模一樣的難題:
拼字(Spelling)。

多數孩子一碰到 Spelling就受傷,因為:
#Spelling是拼對
#Phonics是拼讀
而 #拼讀跟拼對_是兩碼子事

在 Spelling 的世界,CAT 才能給分;

在 Phonics 的世界,CAT, KAT, CKAT, 甚至 KATTTT 都該給分。

在國外,這稱為「#Invented_Spelling(創意拼寫)」。
像是friend寫成frend、love拼成lov…等。
對於初學PA與Phonics的幼齡孩子來說,創意拼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創意拼寫的重要性包括:

1. 讓孩子自主分析單字語音結構,發展PA與Phonics能力。

2. 透過嘗試拼字內化拼寫規則,從創意拼寫過渡到標準拼寫。

3. 孩子更願意嘗試拼讀,學習充滿自信。

以上三個,到臺灣只剩一點,叫做:

#扣兩分回去罰寫十遍

全臺灣沒有一位英文老師、沒有一間英文教室、沒有一張英文考卷,敢勇敢說出真相:
#我們都在傷害孩子

因為,我們上一節課還在教Phonics,這節課卻無預警發下Spelling考卷。
絕大多數的臺灣孩子,都在英文教室裡,被自己的父母跟老師,
以 Phonics 之名,行Spelling 之實。

台上施虐+台下受虐;
台上授課+台下受傷。
但雙方都對此荒謬僵局,茫然無知。

—-

以上是勇敢揭瘡;以下用創意療傷。

創意分兩部分:

  1. 首先唸對
    先用最簡單、#最容易喚醒聲音的音標,幫助孩子把字唸對。
  2. 然後配對
    再用一個聲音綁定一個字母,讓孩子熟悉最安全的音-形配對。#過程中不觸及Spelling,從頭到尾都是 100% Phonics.

這樣對孩子有四大好處:

  1. 發音跟聽力超強
    讓孩子用早就熟悉的母語聲音去微調外語聲音,而不是靠天份去模仿過快的語速跟陌生的嘴型。
  2. 拼讀的猜測超準
    拼讀的本質就是單純的對應關係,這些講好的規則本來就不該出現例外
  3. 學習的過程不受傷
    沒有例外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背單字。用沒有例外的信任,延續初學英文的自信,最終長出面對例外的勇氣。
  4. 學習的結果不打折
    孩子終究要學習背單字,但這次是用滴水不漏的聲音基礎裝載滿滿自信,邁向自主學習之路。

結語:

臺灣的英文教育別再自欺欺人,雙語政策自實施後,連續三年高中學測低分遠多於高分

別再閉門造車了!我們不需要更多實驗性政策,假裝自己過得很好。

#Sceince_of_Reading(簡稱 #SoR)是全世界一致背書的英文學習次第,先學PA,再學Phonics

相信科學,別讓更多孩子成為實驗犧牲品。

將44音與PA寫進英文課綱,才是
從根本問題解決雙語焦慮的
百年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