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文學、文筆、文案

臺灣的孩子,幾無例外,都在學中英文;
臺灣的大人,幾無例外,都學過中英文。
臺灣的各界,幾無例外,都重視中英文。
那好。

中英文是什麼?
中英文的文,是什麼?

不用申論題,我們來選擇題。
8 種選擇。
文字?文句?文章?文法?文風?文案?文筆?文學?
我一一闡述。

文字,是描生字簿;
文句,是照樣造句;
文章,是聯考作文。
以上三類,是「文」的教學單位跟考試單位。
您回憶一下就知道,我們的中文都是這樣被教大的。

接著談文法跟文風。
文法,是外語才有的。
母語,沒有文法,不用文法,只靠語感。
只靠語感,就綽綽有餘:
感覺怪怪的,就怪怪的是了。
就怪怪是的了。
就是怪怪了的。
就是怪怪的了。
是的,就怪怪了。

很神奇吧?就這六個字的排列組合。
您去試試看,用中文語法,教洋人,上述的例句。
當你們師生都去了半條命之後,
洋學生終於死背規則,
分析清楚了主語賓語述語位格跟虛詞。
下一題。

不要懷疑。這就是我們學英文文法的荒謬。
每個人都經歷過。
每個人都被霸凌過。
然後,每個人都不管下一代的死活。
都說:『做就對了,我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
像不像當兵的老兵跟菜鳥說的話?
問題是,教育現場,什麼時候變戰場了?
最講究啟發、創新、進步的朝氣勃勃的教育現場;
最講究紀律、守舊、踏步的死氣沉沉的蠻橫戰場。

我岔開一下:
若母語不用文法,只靠語感;
那你外語若學文法,不靠語感,豈不是保證外語不會母語化?
學再久,都不會母語化?
學再認真,都只是等著碰到瓶頸,撞上天花板?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教孩子文法考孩子文法?
學外語的目標,就是母語化。
不是變成母語;只是盡量往那個方向去。
就像健身目標不是八塊肌,只是盡量往那邊去。

那,我回到老問題。
為什麼英文課還要教文法?
你不能說因為學校要考。
這有點無限循環的套套邏輯了。
聽說現在都在什麼ChatGPT了。
我們還在七十年前的文法考試,有點太慢了吧?

文法跟文風,在光譜兩端。
文法,完全可以用函數去描述;
文風,恐怕只能用智慧去意會。

臺灣人學中文,不學文法,都懂文風;
(再不入流的作品,也自成一種文風。)
臺灣人學英文,只學文法,紋風不懂。
(再厲害的學生,也沒有在看作品,都在看課本跟空英。)
(我知道有家庭很幸運,能接觸繪本跟橋樑小說跟哈利波特。
您孩子若英文好成這個樣子,先恭喜您,但懇請繼續往下閱讀此文。)

臺灣孩子,都在學中英文;
臺灣大人,都學過中英文;
臺灣各界,都重視中英文。
中英文的文,是指
文字?文句?文章?(這是教學單位跟考試手段)
文法?文風?(中文沒人學文法,英文沒人懂文風)
文案?文筆?文學?

文案;文筆;文學。
這三把,才是中英文的鑰匙。

我有機會讀過臺大外文系,教過師大英語系,寫過英文專欄,譯過莎氏筆雅。
我見過英文真好的,跟假好的。
英文假好的,
拼老命,去金玉其外:
單字太難,
文法太繞,
邏輯太差,
墨水太乾,
文筆太禿。

英文假好的孩子,跟英文真好的孩子,
其差距,不是用功、努力或家境。
是輸入。
英文假好的孩子,對於真好的英文,
像是經典的雋永文學,
像是報刊的犀利文筆,
像是廣告的精彩文案,
毫無所悉。
因為沒人在教,沒人在帶,沒人在乎。

明明就在眼前,就在指尖,就在所謂的資訊網路的浩瀚大海。
沒人教,沒人帶,沒人乎。
這是我覺得最惋惜之處。

臺灣的高中孩子,其實有一成,
是大有可為的英文可造之材,但都被
爛教法,
爛教師,
爛教材,
給耽誤了。
他們的父母,多數是金字塔尖,知識份子,可惜,
礙於所學專業,
礙於意識形態,
礙於陳腐觀念,
對英文的見識太貧乏,
對英文的理解太功利,
對英文的境界太陌生。
無法及時警覺,拉孩子一把。
要知道,在臺灣,能培養出這樣的高中孩子,
至少破十年,
至少破百萬。
結果,到了大學,才驚覺
跟班上真正的高手,
跟世上真正的母語人士,
英文程度,
天壤之別。
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不要說跟高手比了。
我看得很清楚,想得很透徹,寫得很實在。
臺灣英文高材生的英文,
「在考卷以外的語境,想用的時候,鮮少用得出來。」

▪文學文筆文案我各舉一例其他的請外師舉例
▪臺灣的外師應該要這樣善用這樣尊重
▪他們根本不會也不該教基礎英文您懂嗎
▪文風是什麼
▪文風就是您讀了文學文案文筆之後聞到的那個可辨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