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以愛之名,告別巴別:啟蒙地球,成就雙母語國度的臺灣經驗~2024年報告(共8篇之第1篇)

好長的書名。
再長,
也沒有「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這中文名字長。
再長,
也沒有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這英文名字長。
再長,
也沒有我們臺灣人苦背單字硬學文法狂做考題了74年長。
再長,
也沒有父母愛孩子的情長
牧師愛羊群的情長
神職人員愛真理的情長。
—
我分8點,解釋書名。
1. 以愛之名。
2. 告別巴別。
3. 啟蒙地球。
4. 成就。
5. 雙母語。
6. 國度。
7. 臺灣經驗。
8. 2024年報告。
—
【以愛之名】
臺灣的現況,
是以「雙語」之名,
行「英文」之道。
臺灣的未來,
要以「愛」之名,
行「雙母語」之道;
—
現在的雙語政策,
說穿了只是在花100億的預算,
去讓小一到大四,
近300萬名孩子,
穿上兩大國際服裝名牌:
CLIL 跟 EMI
最新發表的
國王的新衣。
—
學英文,
不用政府拿我們納稅人的
100億的血汗錢
去挹注這個早已滿血的蓬勃產業
更不該編列30.86億,
去增聘那麼多
無心「愛」孩子
無「法」教孩子
的參差不齊的外師。
—
雙語臺灣的雙核心價值:要有「愛」;要有「法」。
雙語臺灣的雙核心價值:要有「愛」;要有「法」。
雙語臺灣的雙核心價值:要有「愛」;要有「法」。
—
我畢生研發奉獻的「雙母語」,
一言以蔽之,就是「法」。
就是「善用母語,昇華外語」的
有神效的語言學習大法。
大法,就是有夠普通的方法。
大法,就是有夠普通的方法。
大法,就是有夠普通的方法。
—
因其普通,所以可以普傳、普及、普渡。
—
那,
有了「雙母語」
這個「有夠普通」的
「大法」之後,
下一步呢?
下一步,是把法「推出去,弘開來」。
—
但是,要推,要弘,就得要「出師」。
▪這就是我培訓1500位雙母語調音師資的原因
▪當然1500人只是個開始我們還遠遠遠遠不夠
而師出,要有名。
名正,言才順。
言順,風險才低,勢頭才會聚集。
—
我的主張:
我們要以「愛」之名,
去推廣、去弘揚「雙母語」這個「大法」。
—
什麼是「愛」?
Ahh, there’s the rub.
There’s the rub, the rub. 在死亡裡面
There’s the rub, the rub. 這皮囊假面
愛,是無條件的。
▪這就是我從23年佛教徒轉為耶穌門徒的原因
▪當然受洗只是個開始我的愛還遠遠遠遠不夠
謹以此文,在初一的主日,獻上我的誠。
—
蕭光頭在兔年的第一天,
送給全臺灣的小朋友
一首歌,叫做
【兔 be or not 兔 be】(連結請點我)
—
原著是莎氏筆雅,他是四百年前的老公公。
拙譯是我,我們都要謙虛謙卑謙讓,
所以我們不說自己的翻譯是翻譯,
要說是拙劣的翻譯,
簡稱拙譯。
—
這不是虛偽,這是自知之明。因為人外有人天外天。
就像通常我們不說我寫了一篇文章。
只會說,我寫了一篇文字。
甚至是一「些」文字。
因為誰跟你說你成篇了?
—
這首歌的中文歌詞,
是近在眼前的顯榮哥哥幫光頭截選的;
英文歌詞,
是遠在舊金山邊的 Irene 姊姊幫莎翁截選的。
曲是顯榮哥哥做的,Jeff 姐夫編的。
演唱者,則是我素昧平生萬分感恩的一位劉先生。
在此向 Yi Yang 鄭重致意。
—
這首歌,
各位小朋友可以稍想三秒鐘,
也可以長考一輩子。
—
所有的擇選,都是 to be or not to be.
都是 that is the question.
我沒翻譯成「選擇」,
因為「擇選」比較有陌生的美感,
也才會跟 question 押韻。
—
其實,主要考量是:
「擇選」才不會跟林子祥葉倩文撞衫。
▪這是光頭的____選擇。
▪自己對號入座
▪人都是自曝其老的
—
【兔 be or not 兔 be】
【得畢 還是 不必】
(英文歌詞)
To be or not to be,
To die perchance to leave
To leave or not to leave
This world that’s full of grief
To grieve or not to grieve
If I no longer be
To be or not to be
To die perchance to sleep
To sleep or not to sleep
To sleep perchance to dream
If I decide to sleep…
What dreams may come to me?
‘tis the rub! The rub!
What dreams may come thereof?
‘tis the rub! The rub!
What dreams may come thereof?
To suffer or to die?
To fight or shall I flight?
Neither sounds quite right
To suffer all my life
To dream forever, never rise
Calamity of so long life
Even if I die…even if I die…
(中文歌詞)
得畢 還是 不必(那該死的選擇)
哪邊 更所謂高貴
是吞忍噩運的矢石
還是奮身撲向煩事
不少也不多
死了 睡了 一戰百了
身為肉身就必須繼承
塵世的心痛和千百宕震
而睡一覺這樣的結宿
就能躲掉當然虔求祈禱
那萬一睡夢呢?
死了 那怎麼醒?
當我們長眠 在死亡裡面
當我們擺脫 這皮囊假面
輾轉反側 苟且偷生
該怎麼選擇
當我們長眠 在死亡裡面
當我們擺脫 這皮囊假面
輾轉反側 苟且偷生
那該死的選擇
忍受苦難當前
也不願飛向未知的空間
猶豫不決 越思索越懦弱
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