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蛻變的模樣

蛻變的「蛻」,是毛毛蟲兌現了蝴蝶的承諾。
左邊的虫,顏色漸深、漸濃,漸漸一層一層到右邊去兌現。
孩子問:『兌現什麼?兌的右邊,為什麼沒有字了?』
您要說:『因為振翅而飛,了無痕。』
蛤?孩子聽唔啦! 那換句話說:『真想看?就抬彎。』
抬頭望望當下的晴天空; 彎腰想想當年的毛毛蟲。
我們臺灣社會最迷信的,不是宗教,不是草藥,是孩子。
越小的孩子,我們越迷信:又迷又信。
起初,我們迷惑於他們永遠耗不完的精力;
於是,我們深信起他們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然後呢?然後親手將之毀掉。
學齡前,以家庭為單位,將之毀掉;
學齡後,以學校為單位,將之毀掉;
在社會,以社會為單位,將之毀掉。
過程是緩慢、迂迴而狡猾的,
因此無人不知,無人盡曉,無人能逃。
以英文為例。 學齡前家長最愛說:
『我自己英文是沒學好啦,可是呢,我家那隻,發音很不錯,簡單句子也都聽得懂,最主要,是有興趣,而且看到外師都不怕,都敢開口,學費雖然貴了點,但是很值得。』
#神邏輯是自己先承認當年沒學好,卻又搖身一變專家可以評估孩子今年有學好。
學齡後孩子最愛說:
『英文課好無聊,都聽不懂,單字又毫無規則,文法超難的。』
『英文課好無聊,都聽得懂,單字又早就學過,文法超簡單。』
#神邏輯是孩子都不懂也好無聊 #孩子都聽懂也好無聊
社會上好多人都愛說:
『學英文之道無他,多用而矣。常聽、常講、常讀寫。』
#神邏輯是要常聽常講常讀寫什麼呢? #這些人的英文真的好真的能活用嗎?
遙想我們當年, 永遠耗不完的精力呢?虛耗殆盡了。
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嗎?還給老師了。
敝黨出版了一本書,叫《臺灣雙語 調音首冊》。
作者,叫李大蒨,有永遠耗不完的精力;
內容,叫雙母語,是絕對學得會的發音;
封面,從左到右,是漸深漸濃的一層層瑰麗的雙語藍跟雙語紅。
這本書的設計,是要讓學齡前孩子、學齡後孩子、跟臺灣社會每個家庭,多聽、多講、多想想。
多聽多講什麼?母語 (對,您認為是國語臺語客語原住民新住民語通通都對)。
多想想什麼?母語發音跟外語發音的關係。(對,舉世語言學家都公認的「母語干擾的阻力」,我們臺灣已成功將之蛻變成「母語瑰寶的助力」。)
我一輩子,都在努力兌現。 一開始,當然以為是兌現自己:才高氣傲不可疑試的那個小屁孩。現在「逐漸」了然於胸:原來我在協助兌現所有的他者。我說逐漸,是因為我還有疑惑,還在迷信。我迷信於「兌現他者」的生命價值; 我疑惑於「所謂他者」是否真含自己。
孩子問:『兌現他者的什麼?兌的右邊,為什麼沒有字了?』 您要說:『真想看?就抬彎。』 抬頭眺望當下的外太空; 彎腰想想當年的毛毛蟲。
#更多關於臺灣雙語調音首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