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練英文聽力的九字箴言

練「聽力」,不管是哪種語言,邏輯都一樣。
它必須一樣。
萬一不一樣,那就糟糕了。
您一定在繞遠路,甚至走錯路了。
–
而這個邏輯,只有九個字。
先「聽到」
再「聽熟」
才「聽懂」
–
什麼第一遍關掉英文字幕,第二遍再打開啦;
什麼shadow啦,如影隨形地跟著外國講者說話啦;
什麼多聽廣播啦,多看美劇啦,多跟外師聊天啦。
通通都對,卻也通通都是旁枝末節。
通通都沒有搔到癢處。
通通都會進步,但是進步有限。
您的進步會很有限,可是您的資源其實更有限。
–
所以,長期打消耗戰下來,我們都輸給了聽力,都敗給了英文。
–
因此,您應該採信採用採納我的「雙母語聽力九字箴言」。
因為,您的資源有限;
但這九個字的威力無窮。
–
先「聽到」;
再「聽熟」;
才「聽懂」。
–
該「聽到」的,是「該語言的最小單位」,姑且稱為「音素」;
以中文為例,就是大約37個注音符號。
以英文為例,就是大約44個KK音標。
–
該「聽熟」的,是「該語言的特殊組合」,姑且稱為「音節」;
以中文為例,
就是大約20個聲母x3個介音x14個韻母x5個聲調
=4200種組合
以英文為例,
就是大約20個頭子音x20個母音x20個尾子音x4個聲調
=32000種組合
–
而所謂「聽懂」,
就是把上述這些「您既聽到了,又聽很熟的」各種組合,
跟其代表的「單字意義」、「文法結構」、「句型組合」、「文化背景」,在幾秒鐘之內,全部解碼完畢,全部消化完畢,全部處理完畢。
–
看到這裡,恭喜您!您一定頓悟了!
您一定恍然大悟:當我說『聽力只有三件事,聽到,聽熟,聽懂。』,那第三件事,也就是「聽懂」那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
而,我們這些傻子,居然敢身無寸鐵,毫無準備,就直接去挑戰,那第三件不可能的事。
–
我們應該做的是,盡量清除障礙,讓那第三件事,干擾越少越好。
否則,依我們普通人腦的速度,早就燒光光,根本不夠用。
而所謂的清除障礙,就是去把第一跟第二件事,做到淋漓盡致。
這樣,「英文聽力的備戰策略」是不是就很清楚了?
–
我說得再痛快一點好了:
若您想要「聽懂」英文,其實「聽力」只佔了20%而已。
另外,還有80%的任務要完成。
–
因為「聽懂」,
是一種「高度綜合,多重整合」的智力極限運動。
–
除了最基礎的「聽力」,
還要有對單字的「記憶力」,
對文法的「理解力」,
對文化背景知識的「判斷力」,
跟對講者當下語境的「感受力」。
–
換句話說,市面上所有的聽力課程,聽力教材,都在似是而非地騙錢。他們都把根本應該分開看待的「五件事」,唏哩花啦,硬湊在一起,讓您產生誤解,以為只要做「一件事」。
把「五件事」,當作「一件事」來做,當然也會有龜速的進步。
但進步會很有限。
而您的資源,更有限。
–
講結論。
英文聽力怎麼練?
不是聽廣播;
不是看美劇;
不是找老外聊天;
不是跟自己對話;
不是 shadowing 如影隨形去模仿。
以上都是「聽得懂」的好方法,但那都已經是第三到第N步了。
第一步跟第二步,是確定:「聽得到;聽很熟」。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反直觀。
就這麼顛覆坊間的所有廣告,跟學校的所有知識。
–
就這麼江湖一點訣,但說破仍然很值錢。
–
因為,就算說破了嘴,相信的人,還是少之又少。
大家都寧願去被騙錢,騙時間,也不肯相信基本功的威力。
甚至,不肯相信最基本的邏輯。
只想相信:
「多聽,就一定可以。」
「外師,就一定可以。」
「關字幕,就一定可以。」
–
靠邀,
關掉字幕,就可以練聽力?
這神邏輯就像
戴耳機,就可以練眼力。(是不能說你錯啦。)
戴眼罩,就可以練嗅覺。(是不能說你錯啦。)
–
可是,「重點」好像擺錯了。
而一旦「重點擺錯」,就剩兩句成語了。
從商人的角度,叫做「避重就輕」;
從學習者的角度,叫做「不知輕重緩急」。
–
避重就輕的商人,叫做類奸商;
不知輕重緩急的學習者,叫做累死你。
▪練聽力的第一跟第二步就是要先聽到再聽熟
▪我成功申請的專利說穿了就是把這兩步驟合而為一
▪我很知道孰輕孰重
▪因為勿忘世上苦人多
▪因為您我資源都很窮
▪別再浪費時間去跳級上那些聽力課了
▪那些課都很好
▪但請您第三步再去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