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真相、逃避與紐約市長的 PA 急急如律令
這是我最後一篇「談論 PA」的文字了。 過去的一個月,我彷彿重唸了個「英語教學碩士」,雖然精神抖擻,卻也精疲力盡。我到底在為誰辛苦為誰忙?有人在看嗎?有人在乎嗎?有人在家嗎?

你聽過雙語正音師嗎?(百人百場側寫:黃曉芹老師)
高雄前金的一處包子店「包子叔叔」,牆上掛著大幅的《臺灣雙語注音符號》;每週二晚間店裡飄散的,不是剛出爐的包子香,而是大夥相聚一起,勤練英語發音不私藏。

紐約的國王,勇敢脫掉了新衣
紐約市長Eric Adams,在知道高達51%的小學生有閱讀障礙後,直接下令,700間小學的英文老師,在2024年底前,全部從頭學 PA,全部從頭教 PA。 350間小學,今年九月就要開始新課程,因此,部分的老師,居然上週就已經開始 PA 師訓了。

美國紐約市跟臺灣各縣市,組大聯盟,一起「搶救英文大作戰」
英文,是一種「充滿例外的」拼音文字。 明明是同一個聲音,卻有多種拼字可能; 明明是同一個字母,卻有多種發音可能。 因此,從1800年代開始,就有兩派人馬,各執己見,認為自己那一派的「老師教英文的方法」才是對的。

多看窗外,多照鏡內──臺灣英文教學的眼界與眺望
2023年5月9號上午9點44分, 紐約市教育局長,在紐約市長連袂出席背書的政策記者會上, 語重心長地,親口說出了一句話:「It's NOT just phonics!」 這句話,我早從1993年9月, 從美國插班考進臺大外文系的第一天, 就開始不斷闡述,不斷研發, 不斷深化、在地化、科學化跟系統化。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任何學問,從買菜煮菜,到頂讓店鋪,到化學元素表,到美肌軟體的傅立葉轉換,都避不開永遠的第一步驟: 清楚盤點「最小單位」。 煮菜前,總要知道砧板上冰箱裡,有多少料吧? 頂讓前,總要知道報表上倉庫裡,有多少貨吧? 學英文前,總要知道,有多少符號?多少聲音吧?

把英文學到家:得法、如法、傳法跟弘法
把開車學到家,就是有「車感」; 把籃球學到家,就是有「手感」; 把英文學到家,就是有「語感」。 一個人有沒有「語感」,有三種驗證法。 1. 可以用「語或文」來娛樂自己。 2. 可以用「語或文」去打動別人。 3. 可以被「語或文」娛樂或打動。

用PA學英文的水到渠成跟水漲船高
PA 的水到了, phonics 跟 reading跟vocabulary 跟 grammar 的渠,就成; PA 的水漲了, comprehension 跟 linguist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taste 的船,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