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BBB – /bbb/;AAA – /æææ/;TTT – /ttt/

我們臺灣的孩子,都是這樣學 phonics 的。
這是完全錯誤的。

說「錯誤」,用字不夠精準,徒增爭議跟招惹筆戰;
精準的說法,叫「顛倒」。

三種顛倒。
視覺 vs 聽覺,顛倒了;
母語 vs 外語,顛倒了;
單工 vs 多工,顛倒了。

1. 視覺跟聽覺的輸入輸出順序,顛倒了。

BBB – /bbb/ 的 BBB 叫做字母;
BBB – /bbb/ 的 /bbb/ 叫做音素;
字母,是讀寫;
音素,是聽說;
先聽說,再讀寫,不是先讀寫,再聽說。

正確的教法:/bbb/ – BBB

而且,在學會唸 /bbb/ 跟學會認 BBB 的中間,
美國孩子,需要慢慢蹲馬步,蹲個6年。
臺灣孩子,在我的系統裡,只需要6個月。

2. 母語跟外語的微調校正順序,顛倒了。

BBB – /bbb/ 的 /bbb/ 是聲音;
語的聲音,不是國語的聲音。

老師在臺上示範 /bbb/ 的聲音的時候,還是語;
孩子在臺下模仿 /bbb/ 的聲音的時候,卻變國語了。

這是因為,孩子的已知領域,明明就只有國語;
然而大人,卻天真地誤以為,孩子可以自然而然模仿。

這個過程,語言學家稱之為母語干擾。
沒有任何人類,能夠避開這個干擾過程。
唯一的作法,就是正面迎戰這個干擾過程。

正面迎戰,就是直球對決:
大大方方,清清楚楚,把國語跟語的聲音,全部排排站。

誰完全對應?
誰部分對應?
誰無法對應?

然後精準地微調:
一勞永逸地微調;
專業科學地微調。

微調什麼?
微調那些本來會被母語干擾的外語聲音。

本來國語是「害你被干擾」,
現在國語會「幫你來微調」。

3. 單工跟多工的大腦發展順序,顛倒了。

人腦,在初學新事物的時候,是不宜「多工」的。
英文叫 multi-tasking。
白話文叫「一次學太多,你會分心」。

應該要做的,是「一次學一樣,才會專心」,
等內化了,再學下一樣。
聽說讀寫,先學聽;再學說;再讀,再寫。

但是,BBB – /bbb/ 就是在同一堂課裡,一邊學讀寫,一邊學聽說。
一次學四樣,當然效果不怎麼樣。

臺上教得興沖沖,
臺下聽得霧煞煞。

這就是我們過去74年的迷惑顛倒;
這也就是我們要為孩子改善的撥亂反正。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