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PA 跟 phonics:前者暖身,後者下水

■ 結論一
英文的「符號」跟「唸法」,
是一套「充滿例外」的「猜測系統」。
24個母音,平均每個母音,有多達4.5種拼法!
▪單字記憶變成單字博弈
■ 結論二
英文這套爛透了的「猜測系統」,需要修正。
「看字讀音,聽音拼字」這件事,
必須從「令人很灰心的猜測」,
變得健康一點、正常一點,
回歸到「令人有信心的預測」。
▪預測跟猜測差很多否則我也可以去報氣象
■ 結論三
修正,有兩大方向,缺一不可:消滅例外;降低干擾。
英文的「一符多音,一音多符」,闖禍在先,製造太多例外;
英文還禍不單行,有一個「大人都沒事,小孩快累死」的干擾,那就是:bd、pqg、ce、rn、nm,看起來都好像。
千萬別小看「太多例外」跟「長得好像」這兩件事。
第一件事,對孩子來說,叫做「每個單字都在騙我」;
第二件事,對孩子來說,叫做「我唸字會心慌眼亂」。
後果很簡單,很淒慘。
美國政府,在1997年,驚覺高達四成的小四學生有閱讀障礙。
美國國會,震怒震驚之下,組成委員會,調查了三年,出版了長達400頁的《國家閱讀委員會報告》。從此改變了美國英國澳洲三個國家的英語教學政策。
我當然每一頁都看了。
其中有一頁,讓我掩卷。
–
美國政府登高一呼,集全球一時之選的國家代表隊,囊括了教育家、腦神經科學家、語言學教授、小學督學、校長、老師,多達數百人共同背書的終極報告,有幾行,是這樣形容的:
我們大人看似簡單的英文單字,
會「爆炸在孩子面前,直撲孩子的眼簾」。
▪我當然是undertranslated不是overtranslated
–
臺灣有太多太多孩子,老早在小學低年級,就放棄英文了。
您現在知道真正原因了吧?
老師愛再多,都沒用!
善人捐再多,都沒用!
課後補再多,都沒用!
因為只要出現英文字母,
就爆炸,就眼花撩亂,就心慌慌粉緊張。
因為只要出現規則例外,
更爆炸,更眼花撩亂,更加心慌更緊張。
▪說真的臺灣還沒放棄英文的只有少數人
▪真是非戰之罪
▪因為小時候沒聽過PA
■ 結論四
美國英國澳洲政府,早在23年前,就找到了一箭雙鵰的妙法,同時「消滅例外!消滅英文字母!」
美英澳,不約而同,「把44個英語聲音,用44張圖卡來代表。」
毛毛蟲= C
螞蟻= A
老鼠= M
桃子= P
從「一符多音,一音多符」變成「一圖一音,一音一圖」。
這個邏輯,這個精神,就叫做 PA
▪PA 的負面表列叫降低例外跟消滅字母
▪PA 的正面表列叫提高對聲音的覺察能力
▪這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其實有沒有視覺輔助不是 PA 的重點
▪若不怕當英文文盲其實根本不用學 PA
▪就像不怕當中文文盲也不用學注音符號
▪其實 PA 覺察力本身對母語人士毫無意義
▪phonics 拼讀力才有意義
▪因為 PA 覺察力每個母語人士本來就都強到爆
▪若不想識字根本就綽綽有餘能安然度過餘生的
▪美國國會是驚覺四成孩子 phonics 拼讀力太弱
▪才乖乖回頭去善用 PA 覺察力的
▪以上邏輯對臺灣老百姓來說太複雜了
▪我講大白話文
▪我們不是英文母語
▪所以我們若敢顛倒學英文的順序就會兩頭空
▪一定要先學 PA 再學 phonics
▪我們一開始就沒有美國小孩不用學都會的 PA 覺察力
▪也就是先天失調
▪當然更學不會四成美國小孩都學不會的 phonics 拼讀力
▪就變成後天失學
▪美國小孩不是沒有 PA 覺察力
▪他們只是不懂如何把天生超強的 PA 覺察力
▪兌現成後天超難的 phonics 拼讀力
▪英文是個寫得超爛的程式
▪學 PA 就相當於老實回頭去 debug
▪有六成的美國孩子不用學 PA 就可以直接跳 phonics
▪有四成的美國孩子若不學 PA 就不可能學會 phonics
▪這叫做美國社會的英文城鄉差距英文雙峰現象
▪四成美國孩子有英文閱讀障礙那臺灣應該有幾成
▪美英澳政府不想再自欺欺人了英文就是個爛語言
▪他們消弭英文閱讀的城鄉差距雙峰現象的作法
▪就是先學 PA 再學 phonics
明白人如您,一定拍案叫絕:『我終於懂了!』
是的。
–
PA 就是 phonics
phonics 就是 PA
PA 是「沒有例外,看不見字母」的 phonics
Phonics 是「充滿例外,有英文字母」的 PA
phonics 就是充滿例外的英文拼讀的冰冷大海;
PA 就是有愛的大人,絞盡腦汁,幫孩子設計的暖身操。
–
■ 結論五
美國英國澳洲政府,
早在2000年,就公布全國小學生,要「先學 PA 才學phonics」
臺灣政府,
一直到2023年,還在叫全國小學生,「跳過 PA 直接學ph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