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文跟語之間的橋

漢字跟漢語之間,
有一座橋,
叫漢語拼音。
國字跟國語之間,
有一座橋,
叫國語注音。
英文字跟英國語之間,
沒有那座橋。

勉強來說,
有的只是影影綽綽的橋的輪廓。
而這座影影綽綽的輪廓,
叫做phonics.
俗稱自然發音法,或者自然拼讀法。

您若只看中文字,絕對無法直接猜出發音。
例如:衾。
怎麼唸?
有邊讀邊嗎?
沒邊讀中間嗎?
當然要查一次注音。
然後呢?
多看幾次。
再多看幾次。
最好是透過作品透過篇章透過語境上下文,
多看幾次。

換成英文。
例如:gread.
怎麼唸?
透過 great?
透過 bread?
透過 read?
以上三個字,
都跟gread差一個字母。
可是有三種讀音。
您要怎麼唸?
您要怎麼合理化您的唸法?
您要怎麼教一個初學的孩子?
除了死背,您還能如何合理化您的教法?

關於英文,
我們臺灣自欺欺人了70年。
英文明明是一個沒有規則的語言。
我們偏偏要騙自己,有規則。
結果就是:堂堂高中畢業,看到英文,啞巴一堆。

關於中文,
我們臺灣自立自強了70年。
中文明明是一個比英文更沒有規則一萬倍的語言。
我們卻因為老老實實,不騙自己,坦然接受,沒有規則。
結果就是:區區國小畢業,看到中文,隨口唸出。

我在說什麼?
我在說,
若您或您的孩子,看到中文,都會唸,也都敢唸;
而您或您的孩子,看到英文,都不會唸,不敢唸。
請認清一個事實。
中文,比英文,難學多了,難唸多了。
您會唸中文,不會唸英文,不是您的錯。
是方法的錯。
一個學生的方法錯,叫你活該;
一個班級的方法錯,叫放牛班;
一個學校的方法錯,叫後段校;
一個城市的方法錯,叫做偏鄉;
一個國家的方法錯,叫做該教改了。
一個地球的方法錯,叫做天國近了。
天國近了,不是要毀滅的意思;
相反地,是要復興的意思。
這顆地球,她的西半球,困於英文的spelling已久。
富蘭克林,試圖過改革英文字母。
26個,增添到幾十個。
改革成:一個聲音,一個符號,不要亂點鴛鴦譜;
改革成:一個符號,一個聲音,不要亂點鴛鴦譜。
說穿了,就是要把英文字母,變成注音符號。
( 其實啊,注音符號,以前就叫注音字母。)
富蘭克林,功敗垂成。
後來有位劇作家,蕭伯納,試圖同樣改革。
也功敗垂成。

西方學者,越來越多人,在思索一件事。
這件事,就是文前提及的那件事。
連中文這種「寫法跟唸法」
根本風馬牛不相干的象形文字,
都能讓東半球孩子學會了。
憑什麼英文這種「寫法跟唸法」
還算是近親的拼音文字,
無法讓西半球孩子學會?

因此,
西方人開始跟華人取經。
說白了,
他們想更認識注音符號。
說更白,
他們想知道注音符號如何幫助他們孩子學英文。
夠弔詭吧?
我說了三十年了。

懇請拜讀 曾世杰教授的最新臉文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