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感恩回饋雙母語文集003

一件事,能用幾種方式講?
人,才會真正聽懂這件事?
無限多種。

不過,成功的機率很低。
最受用的,就是一直講的那個人。
他,得到最大的利益。

例如:愛,這件事。

盡未來際,如恆沙數,
情歌唱不完,
情書寫不完,
功課叮嚀不完。
主日叫起床吃早餐,叫不完。
最受用的,就是早起的那個傻爸媽。
他們得到最大的利益。
因為,愛,本身就是動機、過程跟目的地。
一起床,一動念,要孩子吃到營養的早餐,
其實那頓已經做完吃完洗完收完了。
剩下的,只是因緣跟福報,有吃到很好,沒吃到一樣好。
吃,不是重點;
愛,才是。

一件事,要用幾種方式講?
它,才會變成另外一件事?
無限多種。
但,成功的機率,是零。
最受害的,就是一直講的人,跟一直聽的人。

例如,教英文,這件事。

用 Phonics 能不能「看字讀音,聽音寫字」?
答案很清楚,是不可能的。
phonics 是一個兩段式學習的後半段。
前半段,叫做phonemic awareness.
臺灣現在有數以萬計的大人,在教 phonics.
數十萬計的孩子,在學phonics.
他們講再多,用再多科技輔助,用再多進口教材練習,
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phonics 是一件事情的後半段。
越講,講的人越心虛(因為他們會明顯看到學生的瓶頸)
越聽,聽講的越心疑(因為他們會明顯感到自己的瓶頸)

我最近認識了一位奇人,Dr. Louisa Moats.
她的第一份工作,
是神經心理施測技術員(neuropsychology technician),
斜槓,
閱讀障礙者的老師。
接著,她從哈佛教育學院的閱讀與人類發展所拿到博士學位後,先當了Dartmouth醫學院的心理系教授,再去德州大學做小兒科的臨床教授。
這還不夠神奇。
然後,她去Vermont開業,當了15年的心理諮商師!
她專門治療因為閱讀能力(reading)、寫作能力(writing)、構音與口說能力(oral language)、拼讀能力(spelling)不夠好,而心理受創的大人。
當然也有小孩啦。
我要強調的是,大人也會受傷。
我更要強調的是,美國的大人也會受傷。
我最需要強調的是,美國的大人,spelling能力很弱的,比比皆是!

Dr Moats 接下來離開私人執業心理診所,轉公職。
擔任加州政府閱讀計畫的顧問一年後,
轉去聯邦政府,整整四年,
都在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中心(NICHD)
擔任計畫主持人,
負責華盛頓特區所有公立學校的「語文閱讀早期介入計畫」。
簡單講,滑稽講,
就是美國政府信任她,委託她,
請她讓華府地區的所有公立學校的孩子,
不要輸在學英文的起跑點上,
以免受傷受創,還要找她去心理諮商。

現在,她是個暢銷書作者,四處講學,師培,宣揚她的理念。

我很敬佩這個人。
她顯然認為,讀博士還不足以回答她對某些問題的深層叩問,
她想知道一個美國孩子,為什麼學不會自己的母語。
所以她去學術圈。
但是學術只能分析傷害,無法治癒傷痕,
所以她直接開業。
但是心理諮商,是在最後面治標,無法去最前面治本,
所以她轉公職。
但是轉公職,只能照顧特定地區的孩子,無法普及她的洞見,
所以她轉商業。
她寫暢銷書,她辦工作坊,開師資班。

我還不夠認識她,所以我不多說了,
只分享我相對有把握的基本資訊。
但我肯定,她的學思歷程,跟心理轉折,跟職涯規劃,
必定精彩絕倫,能夠啟發我良多。
我會盡快跟她聯絡。
我想邀請她來臺灣。
我要請她來幫我。
幫我幫臺灣。
順勢幫回美國。
因為如果臺灣孩子把phonics學的比美國孩子還好,她畢生的願,就奇妙地靠助人而自助了。
我們社會,喜歡她「這種」人。(她「的」所有頭銜跟豐功偉業)
我喜歡她「這個」人。(她「是」一個有愛的人。)
我多麼盼望多一點人,是喜歡這個人。
Who she is. Not what she has.
Her life. Not her titles.
Where she’s headed. Not where she’s been.

你們猜看看,
這樣的一個大專家,大教授,大學者,大幕僚,大醫師,大大大,
一輩子都在講什麼?
她都在講66個音素,88音,8800音。
只是她用的詞彙,是 phonemes , CV, CVC.
她一輩子都在跟她的國人解釋,
母語應該怎麼學,
都在解釋英文拼讀,
要有策略才可能學得會。
而且,她不斷強調,這不是新聞。
早在1980年代,美國就有學者在呼籲了。
只是民眾依然故我,政府依然故我。
所以她只好跳出來,一直講一直講。
我附上兩個連結,供各位有心人參考。
How does reading work?
請您們看美國政府為自己孩子發展的 閱讀五部曲。
1. phonemic awareness
2. alphabet and phonics
3. vocabulary
4. fluency
5. comprehension
很明顯的,第二部曲,才是phonics. 第一部曲,
就是phonemic awareness, 也就是我說了一輩子的雙母語的調音階段。

底下這個連結,是兩年前 Dr. Moats 的訪談。
像不像修女的慈悲樣:)
我真的好喜歡這個人。
Dr. Louisa Moats Talks Teachers And Reading Science with Dyslexia Live
22:37 Why is this still an issue? 老生為何還在常談?

一件事,能用幾種方式講?
人,才會真正聽懂這件事?
無限多種。

不過,成功的機率很低。
最受用的,就是一直講的那個人。
她,得到最大的利益。

例如:教英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