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雙語為何不可能?

這句話,是雙語。
雙關語。
端看讀者的心。
—
若您原本就認為雙語不可能,
您其實早就準備好了,
要找證據,
找同溫層,
找一些支持您的理由。
這句話的讀法,叫做:雙語不可能!為何?
原因詳述如下。
—
若您原本認為雙語有可能,
您其實也準備好了,
要找證據,
找同溫層,
找一些支持您的理由。
這句話的讀法,變成:雙語為何不可能?當然可能啊!
原因詳述如下。
—
我持中庸看法。
雙語不無可能。
但要找對醫生。他們才懂對症懂下藥。
—
臺灣談雙語,何其多人?
我換個角度跟您交流。
臺灣談外星,何其多人?
但請先回答兩個尖銳問題:
有誰看過外星人?
有誰是外星人?
—
我的意思是:
我們這麼煞有介事在談雙語,教雙語,批評雙語。
我們誰見過真正的雙語人?
我們誰自己就是真正的雙語人?
我知道我們臺灣的思考慣性,正迅速被誤導成:
什麼叫「真正的」?
這種廉價膚淺的去中心化、後現代化、魏晉清談化、口頭參禪化,
真的不可取。
每個人都有個無敵的擋箭牌,反正講到自己不太在行的東西,就開始質疑世上沒有所謂的標準。
要擁抱多元。
要尊重差異。
—
這樣下去,臺灣的雙語教育會大亂。
臺灣孩子的雙語路,會異常辛苦。
—
我真的很不忍,很不捨。
—
真正的雙語人,或者說,合格的雙語人,或者說,內行的雙語人,或者說,值得諮詢的雙語人,隨便您想怎麼安放那個形容詞….
當然有。
也當然有客觀的選拔標準。
雙語人,就是譯者。
—
口譯也好,筆譯也好,科班的專業的也好,玩票的業餘的也好。
反正就是游移於兩種語文文化之間的那些魚。
—
有沒有真正的雙語人,可是一輩子不做翻譯的?
多的是。
—
他們其實時時刻刻在做翻譯,只是沒有寫出來說出來記錄下來,給我們大開眼界。
—
我歪樓了。
我是在說:各位校長,各位家長,各位政府首長,拜託去師大,去臺大,去輔大,去翻譯研究所,去翻譯學程,不要找老師教授,去找剛剛考進去口譯組的年輕氣盛的那些天之驕子那些雙語外星人。去頂級精品的國際發表會場子,去總統院長的國際記者會的場子,去口譯廂,去找那些實際在「雙語」的年輕外星人。
他們真的很強。
他們真的很嫩。
他們會跟您們說真話。
花個兩千塊,請這些小毛頭去評鑑貴校的貴市的「雙語教學」。
不用書面報告。
不用口頭發表。
您就再花個兩千塊,
請專業攝影師全程跟拍這位雙語口譯年輕人的臉部表情即可。
—
Nuff said.
—
讓我們回到原本的論述。
臺灣在亂搞雙語。
拖累了老師,
該上正課的,沒辦法好好上,胡謅幾句點綴式英文;
誤導了家長,
該尊崇蹲馬步的,結果去追捧花拳繡腿,自我感覺良好;
耽誤了孩子。
—
孩子應該接受的教育,是正的。
—
正方形的正。
堂堂正正的正。
正氣凜然的正。
—
臺灣現在,正有數以萬計的學科老師,在週末,在課後,在認真,參加五花八門的雙語增能研習。
請問,他們在教我們孩子「雙語生活」、「雙語音樂」、「雙語表藝」「雙語體育」課的時候,
他們不是「實習老師」是什麼?
當一個國家,
每一間學校,
每一個科目,
都努力地編預算,
去讓孩子跟一位又一位的「實習老師」上課,不是瘋了是什麼?
而這些「實習老師」,
本來都是
「正式老師」
「專業老師」
「科班出身的老師」
「訓練有素的老師」
「真槍實彈,過關斬將,教甄出來的老師」
結果一紙公文下來,
就變成
「沒人審核過,到底能不能闖進來教雙語」
「沒人監督著,到底能不能留下來教雙語」
的三不管地帶雙語老師。
臺灣正狂奔去一個世界:
以雙語之名,
將數以萬計的優秀資深老師
瞬間矮化窄化成毫無自信的菜鳥老師。
於法無根據,
於理無邏輯,
於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