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蕭文乾

專利三連發,兼論「外語教學」之錯亂邏輯
昨晚得知,我的中英雙母語教學系統,成功申請到第三個專利。 至此, 1. 單字的發音 2. 句子的語調 3. 字典的編排 戰略分明的三重奏保護網已蔚然成形。 我在保護的,不是我的商業利益; 我在保護的,是臺灣孩子的雙語受教權。 那種 健康一點的, 正常一點的, 科學一點的, 雙語受教權。

雙語老師的兩難,請讓在下來舒緩
臺灣有很多很多「學科老師」,在轉型當「雙語老師」。 他們這個「轉型」,是根據一個叫做CLIL的,源自於芬蘭,盛行於歐盟的一種教育方法。 這方法的精髓,就六個字:用外語,教學科。 但這六個字,足以動搖臺灣的雙語國本,乃至教育國本。

練英文聽力的九字箴言
練「聽力」,不管是哪種語言,邏輯都一樣。 它必須一樣。 萬一不一樣,那就糟糕了。 您一定在繞遠路,甚至走錯路了。 而這個邏輯,只有九個字。 先「聽到」 再「聽熟」 才「聽懂」

美、澳、臺小孩與馬太福音20:16
西方教育學界,早在30年前,已有共識: 學英文,有個五層金字塔(括號內的是雙母語的對應研發)。 1. 音素覺察。(雙語注音符號表跟8800音) 2. 自然拼讀。(點讀字典跟手機人順口溜) 3. 字義熏習。(很有將作文演講法) 4. 語法熟稔。(用聲音學文法:抑揚五步格) 5. 文化素養。(溫廣深經典系列:童謠、寓言、莎氏筆雅) 顯而易見,在自然拼讀,也就是phonics, 也就是臺灣教育部課綱規定,要所有小學生學的那個東西的前面,還有一個地基要打,叫做音素覺察。

很有將來的很有將
人類真的會記取教訓,記取教訓,記取教訓嗎? 我不悲觀,也不樂觀,我就客觀。 家父已經高齡81了。他當年學英文,背單字學文法做考題。 您自己當年學英文,應該也是吧? 您孩子今年學英文,有逃離這個三部曲的輪迴嗎? 我發明了三個字:很、有、將。 這三個字,將改寫人類的語言教學史。 不只是英文,中文亦然; 不只是小孩,大人亦然; 不只是初學,老參亦然。 沖脫泡蓋送,不用懂,只要做; 很、有、將,不用懂,只要做。

這不只是一篇招生文,這是放生文
放生被雙語教學逼死的孩子吧; 放生被雙語政策忙死的老師吧; 放生被雙語政治煩死的政府吧。 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 迫於國際政治, 迫於島內選舉, 迫於所有爸媽都要老鼠成龍成鳳的 一齣戲一場夢, 真的別太認真演了。 回歸教育現場, 回歸生命當下, 回歸語言本身。 才是正解、王道、天理、公義、大門大路。 才叫愛。 才能重生。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王菲的MV投射在大螢幕上。 『好老喔。』小朋友的反射動作。 這裡不是錢櫃, 這裡是開星門學殿。 開星門學殿,是我實踐理想的教室; 開星門學殿,是我兌現承諾的斗室。 開星門學殿,歡迎您帶親友來參觀。

注音何其無辜?
咱來花幾分鐘,做三道題,說不定能造福許多人。 1. 看到 baba ,您會怎麼唸? 2. 看到 sayonara, 您會怎麼唸? 3. 看到 ㄝˋ ㄚ˙ ㄆ˙ , 您會怎麼唸?

Ignorance + confidence + indifference
meth 跟 math 的發音,一樣不一樣? meth 跟 math 的意義,一樣不一樣? meth 跟 math 若各級英文老師,發音發成一樣,對孩子不太好吧? meth 跟 math 若雙語數學老師,發音發成一樣,對孩子不太好吧?

晨禱、語用學跟 hit me out of the ballpark
When is 晨間? What is 禱告? 晨間,是創世記,是無明即將緣識,是一日之計之所在; 禱告,是安靜,是祝福,是誠諾以上所願句句屬實字字肺腑。 我每天都看到好多熱血的英文老師、雙語老師,分享他們如何看待英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何讓孩子突破口音跟單字跟文法的限制,如何敞開心胸,如何自由地文化交流,如何不要被語文給束縛了。

縮編、蹲低、謙卑;PA, PA, PA.
我鑽研了一生, 擘畫出一個適用於全球華人, 從零到無限, 從牙牙學語到莎氏筆雅, 在學英文的漫漫長路上, 都能夠有次第、有質感、有效率的 總工程圖。

晨衷
我們臺灣孩子, 學英文最大的原罪, 是遍體鱗傷卻又自以為是的師長。 The lethal combination of ignorance and confidence. 致命組合:無知的要死,卻又搭配著無比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