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Science of Reading:英美加澳,四國政府,同時背書推動的英文教學法,臺灣為何一無所知

公元2000年起,英美加澳,四個國家,所分開調查的,並陸續公布的,「英文閱讀教改白皮書」,(其實是四本科學報告,各有名稱,各有作者群,依序是美國在2000年,加拿大在2003年,澳洲在2005年,英國在2006年公佈的。當然不是用「白皮書」這個術語,但我為了科普推廣概念,取了個淺顯易懂的名稱。)

不論名稱為何,這四大本厚厚的報告書,都指向同一個結論:
動搖著這四個國家的國本的英文閱讀能力,也就是母語能力,
其教學架構、
其訓練步驟、
其驗證方式、
其師資培訓、
都必須要從「最新的大腦神經科學」去開拓,
而不能再從「過去的熱血老師教學」去複製。

佛家說:依法不依人。
科學,是法;
熱血,是人。
次第,是法;
經驗,是人。
用聲音去背單字,是法;
用記憶力去背單字,是人。
用聲音去學文法,是法;
用邏輯力去學文法,是人。
用聲音去寫作文,是法;
用文字力去寫作文,是人。
我的意思不是,
臺灣沒有記憶力超強的人;
臺灣沒有邏輯力超強的人;
臺灣沒有文字力超強的人。
我的意思只是,
記憶力、邏輯力、文字力,都不是小孩子的強項。
小孩子的強項,是聲音。
他們的耳根,很圓通;
他們的法門,是觀音。
他們還沒有被識性污染,
還很擅長用根性跟這個世界互動。
因此,他們離天國最近。
離克漏字考卷最遠。
這是佛學跟神學。
我不要講那麼玄。
我講科學。Science。

英美加澳,正在如火如荼,全國大推三個英文字母:SoR。
Science of Reading。
閱讀,作為一門科學。

千萬注意,他們四個國家,都在深刻反省一件事,
而那件事,臺灣政府跟民間,連想都沒有在想。
閱讀,到底是一門科學?還是一種教學?
閱讀,到底是要靠教育家的經驗?還是靠科學家的實驗?
閱讀,到底有沒有步驟可以遵循?有沒有數據可以量化?
答案,很簡單。

1.
若又有教學者,又肯遵循著科學步驟,全部的孩子都100分;

2.
若空有教學者,死守著過去的經驗,一半的孩子會100分;
但,另一半會很可憐,因為在嗷嗷待哺,
等著明君跟明師誕生降臨,
去他們偏鄉,去他們補習班,去他們那些弱勢的地方。

3.
若大鬧教師荒,但是肯死心眼,死守著科學步驟,
那全部的孩子,會90分。

我的意思是,
仰賴一位教學頂呱呱的英文老師的年代,已經飄然遠去。
迎面而來的,
是仰賴一套科學頂呱呱的英文教學系統。

臺灣沒有「雙語師資」的問題。
因為不可能培養夠多,夠快,夠專業,夠有愛。
不用計算機,光心算都知道,不可能解決。
不可能解決,又硬要解決,就是騙老百姓。
臺灣只有「雙語政策」的問題。
用智慧去解決;
不是用預算去解決。

偏鄉的好老師,基於人性,是永遠不可能夠多的。
但是,若有一套科學的英文教學系統,就不用熱血老師了。
不用老師熱血,只要校長跟家長冷靜。
校長要冷靜去判斷,並大膽啟用,
一套科學的教學系統,
因為足以取代傳統定義的英文老師;
家長要冷靜去判斷,並大方接受,
一套科學的教學系統,
因為足以取代傳統定義的英文老師。

而那套教學系統,又不是橫空出世。
人家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
都已經發表20多年了,
都已經在拿國本去孤注一擲了,
這證明他們有絕對的把握跟研究。
我們這麼好命,只要開心收割即可。

那套系統,叫做 SoR,Science of Reading。
具體來說,叫做「科學閱讀金字塔」。
最正統的版本,有5層;
最近有學者,增加成7層。
前5層,都一樣:
1. PA = Phonemic Awareness
2. Phonics
3. Fluency
4. Vocabulary and grammar
5. Reading comprehension
您的孩子,有學 phonics 嗎?當然有。教育部課綱明文規定的。
您的孩子,有學 PA 嗎?當然沒有。我們連聽都沒聽過。
您的孩子,有沒有跳級?有沒有漏掉第一層?有沒有地基不穩?有沒有揠苗助長?有沒有亦步亦趨,跟隨著英文是母語的美國孩子?英國孩子?加拿大孩子?澳洲孩子?
您的孩子,
有沒有被臺灣每一間號稱跟美國教材同步的補習班騙了?
同步在哪裡?
請跟我說,哪一間公立小學,教 PA?
哪一間私立小學,教 PA?
哪一間實驗教育機構,教 PA?
哪一間全美幼兒園,教 PA?
難道英美加澳的孩子,都比臺灣孩子傻?他們都要先學 PA,才學 phonics,我們為何可以跳級?
真的跳級,也就算了。
恐怕是根本被業者矇在鼓裡吧?

我不只是吹哨。帶來壞消息。
我同時也帶來好消息。
我們臺灣,先從5層的開始即可;
我當然會持續研究追蹤,研發出專屬於我們臺灣本土的7層的。
至於5層的,我已經研發完畢了。

白話文:
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
都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母語教學改革。
他們的母語,也就是英文,都在打掉重練。
老師在打掉重練,
家長在打掉重練,
學生在打掉重練,
校長在打掉重練,
政府在打掉重練。
把 balanced literacy 打掉,重練 Science of Reading。

我們呢?我們的英文教學呢?還在緊咬著過去不放。
緊咬著三件事:背單字;學文法;刷考題。
他們呢?他們也在緊咬著三件事:
1. 不要輕視:最基礎的 PA。phonemic awareness。
2. 不要不甩:最完整的科學閱讀金字塔。SoR Pyramid。
3. 不要迷信:全美語環境,就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
這裡的全美語環境,指的不是臺灣的全美幼稚園。
美國當然是全美語環境。
我指的,是 Balanced literacy。教室擺滿了原文書,繪本書,童話書,青少年小說。幻想著孩子會自然而然,學會並且愛上閱讀。
這種阿Q精神,這種過度浪漫樂觀的一廂情願,
像極了臺灣的全美語補習班的外師噱頭。
美國人,真心換來的絕情,是66%的孩子閱讀落後,閱讀留級。
原文是:Reading under grade level。
他們痛定思痛,決定不聽教育家的,改聽科學家的。

換句話說,
「教學」,必須臣服於「科學」;
「經驗」,必須臣服於「實驗」;
「大人的構想」,必須臣服於「大腦的構造」。

再講更白一點,
背單字根本就是違背科學的;
學文法根本就是違背科學的;
刷考題根本就是違背科學的。
他們不是符合科學,
他們只是符合經驗法則。
而且是痛苦的上一代的經驗法則。
我們很愚痴地,代代相傳,
把當年的痛苦,轉嫁到今年的孩子。
請問,你現在英文記得很多嗎?能力很強嗎?
若不是,你幹嘛重複你當年的錯誤學習經驗給孩子?
那麼,到底對的是什麼?
不要聽我一言堂。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近廟欺神。
我都知道。

不要上我的課。
去上人家教育部的官網。
人家英美加澳,都已經清清楚楚,
白紙黑字,州州立法,身體力行,編列預算,
公告全世界了。
又不是跟我串通好的。

是我們自己還在抄襲芬蘭30年前的 CLIL,
是我們自己還在延續臺灣70年來的考試邏輯,
是我們自己還在跟新加坡取經。
你不去跟今年的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教育部取經。
你跑去跟30年前的芬蘭取經幹嘛?
你跑去跟從來都不曾是雙語國家的新加坡取經幹嘛?

可以去看看新聞嗎?
隨便 google 這些字。
Science of Reading.
NYC Reads.
Emily Hanford.
Balanced literacy.
Phonemic Awareness.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he right to read.
Professor Moats.
Professor Calkins.
Neuro-education.

你會驚覺,人家已經把學英文的雷區,研究到這麼透徹了。
你會驚喜,人家已經把學英文的雷區,研究到這樣了。
直接拿來,
順應本土教育的民情,微調一下;
順應中文語系的特性,微調一下。
英文學習之路,就不會爆炸了。

而微調的那兩下,我已經做好了。
連專利都成功申請了四個。
也只不過花了我30年而已。
(我從1993年在大二開始推廣的「雙母語」,因為暗合著中英語言習得的若干真理,所以跟1997年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結論跟建議,若合符節,絲絲入扣。只是我狗吠火車了30年,臺灣的雙語火車還是加速向前衝。現在有英美加澳政府的背書,應該會多一點人支持我的陳年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