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下棋跟學英文

懂棋的人都知道,
一開始,一切都是公平的。
雙方的子力,一模一樣;
雙方的佈局,一模一樣;
雙方的時間,一模一樣。
然後,一步一步,慢慢有人小心,有人粗心,
很少見到,但還是有的,
極少數人,第一步,就貽笑大方,毫無棋理。
或可稱為,棋有此理?
舉1例:帥五進一。

懂英文的人都知道,
一開始,一切都是公平的。
我們就是只會中文這個母語。
我們就是會被母語如影隨形地「影響」。
這個「影響」,若是正向,就是助跑;若是負向,就是干擾。
至於是助跑?還是干擾?
端看我們是用「學外語」的邏輯?
還是用「雙母語」的邏輯?
然後,一步一步,慢慢有人「學外語」,有人「學雙母語」,
很少見到,但還是有的,
極少數人,第一步,就貽笑大方,毫無道理。

舉5例:
1. 不學 PA,直攻 phonics。
這就像連單手彈琴都不會,就直攻雙手彈琴。
可以學啊;天才可以。
可以聽啊;只是很難聽。
可以問嗎?
您明明知道
「雙手彈」比較難,
因為是「同時」在學「左手」跟「右手」,
卻不願意先從簡單的單手開始?
您明明知道,phonics 是「同時」在學 「聲音」跟「文字」
為什麼不先從簡單的「聲音」開始學?
人家美國英國澳洲教育部,
都規定孩子要先學PA再學phonics了。
我們臺灣教育部是沒有google嗎?

2. 10個孩子,圍著一位外師,然後稱之為「全」語。
這就像金光黨的手提箱,
第一張是美金,底下連續十張是白紙。

3. 音樂老師,講課穿插著英文,然後稱之為「雙語音樂」。
這就像英文老師,講課穿插著口哨,然後稱之為「音樂雙語」。
或者像英文老師,講課邊舉著啞鈴,然後稱之為「體育雙語」。
爽的是學科老師,死的是臺下孩子。
是要糟蹋音樂,
糟蹋音樂老師,
糟蹋孩子的受教權到什麼地步?

4. 明明在乎「北美外師」在乎得要死,卻天天說「發音不重要」。
那你去開一間印度外師兒美補習班給我看啊。
每天在那邊說,要習慣世界各種口音。
連楷書都還不會寫,跟我說要練習欣賞狂草。
矯情做作,莫過於此。

5.
一邊辛苦地「背孤零零的一個一個一個的單字」,
一邊花錢去找洋人「講連珠砲的一串一串一串的句子」。
明明「輸出」的時候,需要用「完整的句子」為單位,但是「輸入」的時候,卻都在用「孤單的單字」為單位。然後,一直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都說不出句子來,只能一個單字一個單字講。
這不是人格分裂而已;
這是腦筋邏輯有問題。
賺錢,是十塊十塊賺;
花錢,是一百一百花。
然後,自我懷疑,為什麼永遠捉襟見肘?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