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創業

我國中以為我會當作家;
我高中以為我會當律師;
我大學以為我會搞外交;
我碩士以為我會搞教改;
我博士以為我會搞教改;
我從未以為我會創業。

但,
上蒼對我是如此地眷顧,
祂,
用毫無疑問的方式,
讓我這種從小到大不可一世的恃才傲物的爛命一條,
真真實實在在地
真真實實在在地
真真實實在在地
感受到
每一天都感受到
甚至每半天就感受到一次
「我」,是個屁;
「我以為的」,更是個屁;
「我以為我會的」,第三個屁。
這,是人生最大的恩典跟福報。
但,我不確定有多少人看這篇文字就能真懂。

言歸正傳。
我這輩子最不可能,
最不想做的事,
卻正在一肩挑起的,就是創業。

創業,有兩種。
一種是開創新的事業;例如:開餐廳、搞地產。
一種是創造新的行業。例如:ubereats 外送員。
我是兩者兼創。
我先創造了一種新的行業,叫「英語正音師」。
而為了協助跟呵護這個「嶄新的行業」,
我經營著兩個「傳統的事業」:出版社;補習班。

嚴格說起來,「英語正音師」不是個新行業。
在美國,有三種人,會接受這種「專業而細緻的口音微調課程」。
1. 明星。
2. 主播。
3. 大學教授。
我直接給大家看證據。→【連結請點我
各位請看兩個重點:

1. 你看看有多少家喻戶曉的美國大明星大球星,被這個dialect coach「調音」過?人家洋洋灑灑列出來明星的名字,列出電影的名字。在美國那種好訟的國家,你以為這些明星是好惹的嗎?他敢這樣列,是因為那是真的。

2. 你去看看一個關鍵字:Standard American Accent. 也就是「標準美國口音」。也就是所謂的 accentless accent. 就是「沒有口音的口音」。也就是中西部的口音。也就是我已經教我們臺灣社會31年的口音。

若您比較內行,請注意:dialect coach 跟 accent coach 不一樣。
dialect 是本國人講母語的小差異,叫做口音;
accent 是外國人學外語的大差異,叫做腔調。
英國人,澳洲人,美國人,講英文的小差異,叫口音;
臺灣人,日本人,韓國人,講英文的大差異,叫腔調。

換句話說,我們臺灣社會,已經概念亂換了70年了:
我們把自己英文的「發音大差異」(叫做腔調accent),
美化成為
簡化成為
他們洋人之間的「發音小差異」(叫做口音dialect)。

言歸正傳。
有一種行業,叫做 dialect coach. 口音教練。
他們幫明星、主播跟大學教授,微調英文的發音。
因為,這三種人,
說起英文來,
最需要能溝通,
最不能被誤解。

這不禁讓我想問:
難道我們臺灣人講英文,
不需要跟人溝通嗎?
很可以接受誤解嗎?
那為什麼我們根本沒有英文正音師這種行業呢?
為什麼我們心知肚明,
我們臺灣連英文老師,多數都需要正音,
更別說現在如火如荼的雙語學科老師了。
我們還是選擇國王的新衣,
根本無視於英文正音師的重要性?

我是個臺灣人。
我生活在臺灣社會。
我當然知道我們主流意見是哪三個。
『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多聽多講,自然會變好。』
『小孩學英文,最重要是興趣。』

這三大主流,害慘了害苦了無數無辜的孩子。
夭壽。
而且是父母自己害的。
我一個迷思一個迷思破除,
多一對父母覺悟,是一對父母。

第一個迷思:『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您確定能溝通嗎?
您怎麼知道能溝通?
您怎麼知道不會誤解?
您怎麼知道?您怎麼知道?您怎麼知道?
我知道。
我知道,是因為我把每一組會誤解的字,都列出來了。
例如:
bed / bad 會造成誤解。
fit / feet 會造成誤解。
pepper / paper 會造成誤解。
我不但列出來,
我還錄音錄下來,
我還排版,還印刷出來,
最後,我還出版了點讀版。
總共有2000組字。
叫做《音小失大:雙母語調音字典》。

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我同意啊。
您要不要請孩子把這2000組字,從頭掃過一遍?
看看有多少組字,
他一說出口,馬上笑出來?
因為他會驚覺,
每一組字,他都把兩個截然不同的字,唸得一模一樣。
能不能溝通?
會不會誤解?
答案不是呼之欲出。
答案是2000個巴掌,
都呼在毫無事實根據的家長的臉上。

這,是用愛,用耐心,用證據,
為了孩子的學習,
跟父母說誠實話。
這,是基督徒的本份;
也是知識份子的責任;
更是身為一個臺灣人最基本的愛臺灣的方式。

把真相說出來。
讓迷思散掉。
讓孩子重拾學英語的笑容。

第二個迷思:『多聽多講,自然會變好。』
誰說的?
誰看過了?
誰證實了?
用什麼證實?能唸唸那2000組字看看嗎?
我能用最簡單的邏輯,戳破這句謊言。

只要四句話。
1. 我八歲赴美,全校就我一個華人。
2. 多聽,多講,當然自然會變好。
3. 臺灣的全英語機構,全校就外師一個洋人。
4. 多聽,多講,當然不會自然變好。
5. 至少,我們得承認,這兩種「英文自然變好」,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而,補教業者,是巧妙偷換了家長的期待,跟真實的狀態。
換句話說,臺灣社會,
把「全英語」這三個字,自己偷換概念,幻想成「類移民」了。
沒有這麼便宜的移民的。
全英語的下場,很簡單:全沒語。
中文也爛,英文也爛,荷包也慢慢減半。

真移民,是全校都洋人,只有一個華人,就是您小孩;
全英語,是全校都華人,只有一個洋人,就是您小孩的外師。
這邏輯,除了失心瘋的家長,每個人都能秒懂。

第三個迷思,
『小孩學英文,最重要是興趣。』
任何人,學任何事情,
最重要,是妙法;
次重要,是明師;
三重要,是利器。
有了教法,有了教師,有了教材,
學習,就事半功百千萬億倍。
而當一個生命,發現他學東西,事半功倍的時候,
興趣就油然而生。
湧泉油然而生。
噴出來的興趣。

但,當一個生命,
發現他背單字,永遠背不起來,
聽力,永遠上不去,聽別人聽不懂
開口,永遠沒信心,怕別人聽不懂
他學英文,絕對毫無「興趣」。
簡直了無生趣。
懂嗎?
了無生趣。
無數間英文教室,都是孩子的行刑房。
要不要去看看那幾十萬雙,茫然的眼神?
敢不敢去看?
怎麼忍心?
幾十萬雙,學英文茫然的眼神。

看到這裡,您一定恍然。
原來,我創的行業,是救生員。
是救命的行業。
救孩子的法身慧命,
救孩子的英文生命,
救孩子的自信心生命。
救生員,太難懂;
所以我用救聲員這三個字。
救聲員,還是太難懂;
所以我用「英語正音師」這五個字。
英語正音師,在做的事,
叫做拯救孩子的信心。
是透過正音,拯救信心;
重點是信心,不是正音。
發音漂亮,聽力超強,只是副作用。
發音漂亮,聽力超強,只是副作用。
發音漂亮,聽力超強,又怎麼樣?
美國有數億人都發音漂亮,聽力超強,又怎麼樣?
我要讓每一位臺灣孩子,
都因為自己很輕鬆就能夠
發音漂亮,聽力超強,
因而
1. 對自己有信心,
2. 對英文有興趣。
這才是重點之重。

我寫了這麼多真話。
臺灣社會,除了您這位讀者之外,
還是會回到兩句老話。
1. 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
2. 口音百百種,不用太苛求。

我可以跳針一下嗎?
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英文的口音,會把
bed / bad, fit / feet, pepper / paper
唸成一模一樣的聲音的。
那是直接違背「語言的定義」了。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