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臺灣雙語,憑什麼要跟新加坡學?

新加坡是雙語國家嗎?新加坡人自己覺得英文夠好嗎?中文夠好嗎?還是都好?還都差?
「標語」,就是現在還做不到的事,所以政府要用廣告的方式,作為提醒和宣導;例如以前常看到的「請勿隨地吐痰。」而現在當然看不到這樣的標語,因為我們早就不隨地吐痰了。同樣的情況我們看看更深一層的例子,《靜思語》系列:「放下就是智慧」。這樣的標語永遠都會掛牆上,因為「放下」是種要用一輩子學習的智慧。
我們回頭看看,新加坡這個「雙語國家」的標語,他們用國家的力量,成立政府單位,正式提醒國民的標語:
2000年至2004年「Speak Well. Be Understood」(話說好了,人家才能聽得懂)
2006年至2007年「 Be Understood. Not only in Singapore….」(讓新加坡以外的世界可理解我們)
2020年至2021年「Be understood from Sydney…to New York…to London…」(讓雪梨、紐約、倫敦等理解我們)
#從2000年到2021年整整20年了 #新加坡還是困在be_understood這個最基本的雙語泥淖裡
#「標語」就是現在還做不到的事
歷年迄今的完整標語在這裡:https://www.languagecouncils.sg/goodenglish/press-room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要懷意,我們居然要複製新加坡經驗?跟新加坡取經?拿新加坡當範例? 我們能否全民退後一萬步來看雙語這件事?來看新加坡付出慘痛代價總結出的兩個簡單字:"be understood"。
我們更要來兩個簡單字:「靠爸。dead Dad.」
柯文哲市長,願不願意責成全臺北實施雙語教育的國中小校長,敦請全校孩子做個實驗?只需三秒鐘,請孩子唸兩個英文單字? 「Dad 跟 dead.」 外師可以聽聽看,家長可以聽聽看,校長可以聽聽看,市長可以聽聽看,把兩個發音搞混的孩子有多少?比例有多高?市長最自豪的就是SOP,就是數字管理,就是實事求是,就是科學理性。不要拐彎抹角,不要好高騖遠,證據到哪,就辦到哪。
那證據在每個孩子的口中。只要大人敢問,只要大人敢聽,敢無懼面對。 「BE UNDERSTOOD!!!」 臺灣真有心要跟新加坡取經,就取這個「二字經」吧。柯市長對雙語教育的高見在這裡。(請點我)
發音不重要,能溝通就好。但每次問候別人父親,都把死掛在嘴邊,是哪門子的溝通? 我們臺灣社會,還要鄉愿多久? 我們臺灣師長,還要駝鳥多久? 我們臺灣孩子,還要被耽誤多久?
我們的公益免費解決方案在這:https://reurl.cc/xgM7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