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入
- 註冊

十個笑話,看懂「PA 科閱金字塔」

前情提要:
PA 科閱金字塔的科閱,
是科學閱讀的簡稱;
科學閱讀,是 Science of Reading 的中譯;
Science of Reading 呢,則是美、加、英、澳四國政府,不約而同,公開背書,正在如火如荼、大力推廣的,當代英文教學的最新最夯的權威理論。
–
這個教學理論,融合了四個領域的最新研究跟驚人發現,顛覆了以英文為母語的四大主要國家的教育界、政治界以及無數家長,長久以來,對於兒童如何學會英文閱讀的,各種毫無根據的主觀迷思,跟一廂情願的樂觀幻想。
–
這四個科學領域分別是(後面括號指的是臺灣老師若要精通 SoR,來貢獻所學給社會大眾的話,需要的一些能力。)
1. 腦神經醫學(這最硬,需要安靜老實做功課)
2. 認知語言學(這需要心胸開闊,相信很難相信的反直覺的事)
3. 兒童教育心理學(這需要多年現場教學經驗)
4. 語言教學(這需要中英文俱佳)
–
Science of Reading 這個流派,簡稱 SoR,史無前例地,將英文為母語的小孩,如何一步一步,學會英文閱讀,用一個五層金字塔,勾勒出了清晰無比的次第。
這五個次第,分別是
1. Phonemic Awareness ─ 簡稱 PA,就是音素覺察。
2. Phonics ─ 臺灣長久誤稱為自然發音法,實則該稱為自然拼讀法。
3. Fluency ─ 這是指閱讀的速度跟準度,完全跟理解文意脫鉤。
4. Vocabulary ─ 這個階段,才正式開始理解單字。
5. Comprehension ─ 對英文進行欣賞、分析,甚至創作。
–
附註:
1. PA 又可分成大 PA 跟小 pa。
一、小 pa 指的是孩子對於「基礎咬字」的掌握度:
a. 能不能精準唸出、且清楚聽出,44個英語的音素。
b. 能不能將這44個英語音素,進行任意的「拆解」跟「重組」。
二、大 PA 指的是,建立在小 pa 的「基礎咬字」的咬字基礎上,踏上一個漫長無比、複雜無比、卻也有趣無比的「聲韻旅程」。
–
附註裡的前情提要:
英文的聲韻,迥異於中文的聲韻。
1. 我們是「單音制」,他們是「重音制」;
我們的『暑假』兩個音節,兩個字;
他們的「summer vacation」要五個音節,才兩個字。
我們是「聽到幾個音節,就算聽到幾個字」;
他們是「聽到幾個重音,才算聽到幾個字」。
–
2. 我們是「聲調語言」,他們是「語調語言」;
我們是用聲音的高低,去決定每個字的意思,
但鐵板一塊,絕不能變;
他們也用聲音的高低,去決定每個字的意思,
黑盒子一塊,瞬息萬變。
我們的「嗨,孩,海,害」,涇渭分明,決不含糊;
他們的「Hi!」可以有太多語調,太多語意,太多語氣。
–
簡單說,大 PA 就是在小 pa 上面,
淋上這世上最詭譎多變的英文語音的
聲調高低、
節奏快慢、
聲量語氣。
–
大 PA 對於英文為母語的孩子,易如反掌;
大 PA 對於英文為外語的孩子,難於登天。
小 pa 對於英文為母語的孩子,難於登天
(您試試看,把蝦仁蛋炒飯的七種原料,詳列出來。答案放在留言區。因為是母語,實在太熟了,所以很難分析出來詳盡的成分。)
小 pa 對於中文為母語的孩子,易如反掌。
(我們的國語注音邏輯,從頭到尾,就是在反覆訓練這件事。)
–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頓悟了?
我們臺灣孩子,就這麼得天獨厚,學英文最重要的第一步,小 pa,我們不費吹灰之力,早就已經學會。現在只是要把37個國語音素,改成44個英語音素,就大功告成。這個步驟,依我數十年的推廣教學經驗,最快1個月,最慢6個月,平均一學期,就可以完成了。
–
我本來要講10個笑話,
分別從中文跟英文的角度,
來解釋科閱金字塔的五層,
每一層,各有2個笑話。
–
可是,每篇文字的訊息密度實在太高,
我看,還是您找我親自去講,比較靠譜。
像我昨天在彰師附工,
就講了一個屠龍的故事跟一個銀行家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