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五層閱讀金字塔

看一下TVBS,您會秒懂:
PA是雙語政策的最佳解、第一解、唯一解……套
【連結請點我】
1. PA是什麼?
2. PA有什麼好處?
3. PA誰能教?
4. PA要學多久?

PA 有兩種。小 PA 跟大 PA
小 PA 叫 phonemic awareness →音素覺察。
大 PA 叫 phonological awareness →音韻覺察;音聲覺察。
其實大小 PA 都一樣,只是同一個概念的狹義實踐跟廣義實踐。

那個概念,叫做「學英文,聲音要先行;學英文,聲音要很行;學英文,聲音有多不行,閱讀就有多不行。」

PA 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但是是一個長期被美國、英國、澳洲等母語國家,「高度低估,甚至錯估,押錯寶了,跑去獨尊 phonics」的概念。他們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驚覺 PA 的重要性,才重拾 PA 這帖「英文閱讀特效藥」。

美國國會是在1997年發現有高達四成的小四學生有閱讀障礙,才大驚失色,大張旗鼓,耗資數億,耗時三年,完成了洋洋灑灑、擲地有聲的400頁科學研究報告。

結論,是一個金字塔。
一個次第井然、饒富深意的「五層閱讀金字塔」。

第一層,叫 PA
第二層,叫 phonics.
第三層,叫 fluency.
第四層,叫 vocabulary.
第五層,叫 comprehension.

我分層解釋。
第一層:PA
對「聲音本身」要「暸若指掌」,
對「聲音組合」要「操控自如」。
▪關鍵是完全不能出現英文字母其他什麼符號都可以

第二層:phonics
對「聲音的本身、聲音的組合」以及「字母的本身、字母的組合」這四個系統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複雜,例外頻傳的「聽覺–視覺」的對應關係,要「不慌不怕,越猜越準」。
▪關鍵是完全不管對錯只要猜得有道理

第三層:fluency
看到「一長串字母的組合+一長串字母的組合+一長串字母的組合」,能夠發出「一長串聲音的組合+一長串聲音的組合+一長串聲音的組合」。
▪關鍵是完全不用理解只要唸得很流利

第四層:vocabulary
看到英文單字,要知道語意了。

第五層:comprehension
看到英文句子,要知道語境了。
▪第四第五層的關鍵是要老老實實蓋好前三層
▪第四層叫做水到渠層
▪第五層叫做渾然天層

▪高明之極簡明之極科學之極的英文習得五部曲
▪關鍵是前三步驟太反老百姓的直覺了
▪尤其是第一步驟

學 PA 有什麼好處?
應該這樣問。
不學 PA 有什麼壞處?
我用煮泡麵來比喻。
PA 就是熱水的溫度。
PA 學到極致,就是把水煮沸了。
接下來想泡什麼麵,就泡什麼麵,泡phonics麵,泡vocabulary麵,都會事半功倍。
美國小四生,以前因為直接跳級,跳過 PA,直接學phonics,
結果有四成的孩子,泡麵是泡不開的。冷冷硬硬的。
我們臺灣,有120萬個小學生,正在跳級,正在跳過 PA,直接學 phonics.
美國、英國、澳洲都是英文母語國家,尚且不敢小覷 PA,尚且不敢直接教 phonics,都乖乖服從,乖乖遵循科學界的清楚定論:先 PA 再 phonics.
我們臺灣人學英文,膽子真大。
小孩子什麼都不會,就學 phonics。
甚至直接丟全美。
美國國會報告的科學結論,白紙黑字擺在那裡。
Comprehension 是遠在天邊的第五層。
臺灣社會,不但要蓋海市蜃樓,還要蓋成空中樓閣。

PA 既然這麼重要,誰能教?
這就是臺灣蒙福的地方了。
再過一年,誰,都,能,教。
不用擔心師資人數,
不用擔心師資培訓,
不用擔心師資素質。
只要擔心,民智未開。
▪當然民智是非常關鍵也非常難開的一件大事
▪我從來不敢小覷輕視民智這件大事

請讓在下,再一次,第 N 次,來開開看。
文前提及,PA 有兩個具體的內容,跟一個關鍵的要求。
1. 對英語的「聲音本身」要「暸若指掌」;
2. 對英語的「聲音組合」要「操控自如」;
3. 切記學習過程中,不能出現英文字母,其他什麼符號都行。

因此,美國英國澳洲的政府跟書商,都不約而同,選擇用簡單的圖片,去取代英文字母,讓他們的孩子,看到「冰棒」,就聯想到LOLLIPOP,就發出ㄌ的聲音。

因為,英文裡,這樣的「聲音本身」,有44個;
因此,教材裡,這樣的「簡單圖片」,有44張。

可是,這44張圖片,對我們臺灣的孩子,完全沒有意義。
首先,我們孩子看到冰棒,不知道英文怎麼說;
其次,我們孩子就算會說,發音也會毫不標準;
因為,我們孩子的口腔肌肉,是華語的口腔肌肉,不是英語的。

所幸,天佑臺灣!
我們有獨步全球的「國語注音符號」,可以一箭雙鵰:
1. 一邊矯正發音,對「聲音本身」,「暸若指掌」;
2. 一邊精通 PA,將「聲音組合」,「操控自如」。

事實上,「將聲音組合,操控自如」本來就是我們華語人士的看家本領,每個學過注音的人,都是大師。所以我才會說,師資人數跟師資培訓,根本不是問題。
以上論述,環環相扣;
唯一剩下的邏輯鉤子,
就是「國語注音」,如何矯正「英語發音」?

所幸,天祐臺灣!
這件事情,我早在1993年就著手進行,歷經30年的研發跟推廣跟實踐,不但申請了專利,更出版了相關的教材教具教案,創辦了非營利的學會跟政黨,以及營利的出版社跟英文教室,並培育了1500位的師資。

換句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那三道東風,就是您、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