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選舉、傅立葉、跟一條用愛環島的PA 英文下水道

政「治」不髒,是政「客」在髒;
英「文」不難,是英「語」在難;
Phonics 不難,是沒有 PA 的 phonics 在難。

臺灣即將迎來240天的選舉熱潮;會一天比一天熱。
選統獨,雖是絕對戰場;
學英文,才是決勝戰場。

因為,
學英文,在臺灣不叫「學英文」;
學英文,在臺灣要叫「學雙語」。

而,一旦升級成「學雙語」這三個字,
「學英文」這個原本是民間
再健康、再正常不過的私事,
瞬間拉高成政策,
而且是中央政策,
而且是不健康、不正常的中央政策。

雙語不健康,是因為先天體質太差;
雙語不正常,是因為後天營養太缺。

先天體質太差的意思是,
本來「學英文」是好好的一個造福百姓的民生政策,
結果官員自作聰明,多此一舉,
硬要頭上安頭,改名字叫「學雙語」。

這一改,不得了:民間吵翻三重天。

雙語是哪雙語?
你把臺語放哪裡?客語放哪裡?
連歐洲領事館都來抗議:你把法語放哪裡?
果不其然,民間吵翻第一重天。

雙語的理論在哪裡?
誰知道?只好去芬蘭找傭兵,搞了個 CLIL。
問題是,
人家歐盟的雙語,是近親繁殖,彼此是基因雷同的印歐語系;
我們臺灣的雙語,是媒妁之言,彼此是素昧平生的迥異語系,
我們哪能移花接木?當然水土不服。
果不其然,民間吵翻第二重天。

雙語的師資在哪裡?
既然 CLIL 這個理論的頭已經都洗了下去,
那雙語學科老師的身體,就必須繼續洗下去。
問題是,哪來這麼多能用英文教音樂、體育、美術、自然、數學、童軍的學科老師啊?
所以,
英文老師,抱怨學科老師害孩子亂學亂講英文染上惡習;
學科老師,甩鍋英文老師說學科才是主菜英文只是小菜;
所有孩子,說本來只討厭英文課現在連體育音樂都討厭。
果不其然,民間吵翻第三重天。

剛剛說的,是學英文的先天體質太差;
以下說的,是學英文的後天營養太缺。
把「學英文」改成「學雙語」,叫做先天的弄巧成拙;
把「學雙語」改回「學英文」,叫做後天的浪子回頭。

問題是,就算賴清德先生浪子回頭,
從那「虛幻滑頭的雙語摩天樓政策」
回到「務實固本的英文下水道政策」
他仍然必須面對臺灣政府74年來
歷屆執政黨的歷史共業八字:
「英文教法,毫無章法。」

細數從頭,
我們臺灣的「毫無章法」的「英文教法」,有四代階段。
1. 家父那一代,臺上是外省老師,山東腔的口音,直接模仿;
2. 在下這一代,臺上是臺灣老師,臺灣腔的口音,教 KK 音標;
3. 再來下一代,臺上是美國老師,機關槍的口音,教 phonics;
4. 現在這一代,臺上是音樂老師,超級ㄎㄧㄤ的口音,教 CLIL。

這四種英文教法,都「毫無章法」。
因為,這四種英文教法,都沒有觸及到 PA 這個概念。

什麼是 PA?
PA 是美國國會耗資上億,耗時三年,
在2000年正式公佈於世的
「英文閱讀五層金字塔」的最底層。
最底層,
就是最關鍵,就是最固本,就是最基礎。
也就是最務實的下水道。

下水道,不譁眾取寵,不張燈結彩,不亂放煙火。
下水道,不適合選舉;
下水道,只適合防災。

防災?
對啊。
防止那種「度到你就災」(臺語)的災。

下大雨,你就知道下水道的重要;
下豪雨,你更知道下水道的重要;
而臺灣,
現在正在下令人心酸,令人不捨的,
傾盆的


PA 是什麼?
我日日夜夜,夜夜日日,
都在思索:超越語文表層的終極哲學意涵;
都在摸索:貼緊語文表層的接地表達方式。

PA 是什麼?
在美國、英國、澳洲,
PA 早已經是政府明文規定的英文教育政策;
PA 也早就是英語教學研究所的碩、博士論文題目;
PA 更早就是各大書商玲琅滿目的教材教具內容。
不用說,您也猜對了!
PA 當然是數以億計的西方小學生,學英文的起跑線。
而我們臺灣孩子,全輸了。
全都輸在 PA 這條起跑線。

PA 是什麼?
初級的理解:
PA 就是英美澳洲小孩學 phonics 之前,必修的英文課。
中級的理解:
PA 就是全球任何小孩學任何母語之前,必修的母語課。
高級的理解:
PA 就是全球任何人類學任何系統之前,必修的覺察課。
優級的理解:
PA 就是傅立葉轉換:盤點元素,排列組合,去蕪存菁,重排重組。
終極的理解:
PA 就是世間一切學問的本體、外相、妙用。
幽寂的理解:
1. PA 不是 PA
2. PA 是A.A.
3. A = anything, anytime, anywhere, anyone.
4. A = awareness
你看,awareness 有多重要。

我們何不借力使力?
我們何不一鼓作氣?
我們何不趁勢趁浪,
從「學英文」
到「學雙語」
到「學PA」?

圖:Pexels圖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