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

26175317 7175949

英文能力的樓地板、天花板跟外太空中的樓閣花園

樓地板(低標、底線、基礎)、天花板(高標、極限)是我們衡量能力的範圍,但我們往往忽略了英文能力也有「樓地板」和「天花板」。

學英文,有「天花板」是我們的共同經驗。
絕大多數臺灣人的英文天花板,在高三程度。考完大學,就停了。
有些出國深造的人再下一個英文天花板,是在出國前準備托福雅思。
當申請完研究所,就停了。

有些人再下一個天花板,則是留美留英的返國前夕。
口語聽力到達人生新高,回國後就停了。
真的很強的人,天花板是美劇的Friends, two broke girls那一類。
整體英文到達同儕最高,但West Wing, Billions這種劇仍嫌太硬。

真的很強的人,天花板是跟美國朋友溝通無礙,但無法相談甚歡。
任何人學英文的天花板,都可以透過我的方法論跟知識論去衝破。
我說的「任何人」,是指英文比我差的人。

我當然也有我的英文天花板,但已無意突破,突破也無太大意義。
我既志不在此,也已能自得其樂;天花板本來就人人皆有。
ex. Christopher Hitchens的演說,我能閉眼聽懂,但仍嫌吃力。

所謂的方法論,就是操作流程跟檢查機制;
所謂的知識論,就是宏觀架構跟微觀內容。

最能從我的方法知識二論獲益的,有三種人:初學英文的孩子;放棄英文的大人;謙卑面對天花板的高手。

易言之,自以為是的英文達人英文老師英文高手,他們的天花板非常麻煩:又低,又硬。 天花板之所以低,只有一個原因:樓地板不穩。但極少人敢往下看,看看自己最基本的立足點,到底穩不穩。

立足點有三:發音準確嗎?(這影響聽力。)邏輯清楚嗎?(這影響寫作與對話與演說。)墨水夠多嗎?(這影響一切的質感。)

我們看看現在一頭熱的「CLIL老師」跟「英文爸媽」(拿囫圇吞棗的理論、拼裝上路的教案、用過即丟的繪本、來路不明的卡通,來自創教學法,自創檢驗法,荼毒自家孩子,樂此不疲,炫人甚至領眾)對這三件事的態度,就會清楚他們英文的程度了。

發音重不重要?(我已經免費分享了簡單具體的119個字可供檢驗,我們可以平心靜氣、聚焦討論。連結檔案在這裡影片觀賞在這裡) 孩子的英文產出,邏輯是什麼?(我們分享了「很有將」的教學影片、42首鵝媽媽的清單,數十首親自翻譯的英文金曲。讓孩子學習英文學做時,能有邏輯和章法可循)。

我很難過地看到,天天都有異常認真的音樂老師,自然老師,在臉書上認真認真發表熬夜寫的教案,認真認真發表班上的雙語成果。他們的認真,讓我很難過。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喘氣,往下看看他們的英文樓地板。

他們好多好多好多人。彼此不認識。可是說話都一個樣。 他們都好累但也打起精神、自我感覺辛苦也自我感覺值得。

他們都說:「這是一條新的路,但我勇於嘗試,跟孩子一起成長。」 他們都說:「看到害羞孩子終於開口說英文了。我好欣慰。」 我好想說:「憑什麼孩子要跟你一起走一條新的路?那條路會通嗎?通往哪裡?多久會到那裡?有沒有別條路?你有問過別人的路嗎?你大學研究所是學這個的嗎?你考進學校是靠這個的嗎?你去年有這樣想過雙語教學嗎?你當年有這樣想過雙語教學嗎?若不是上面的政策,你仍然會這樣雙語教學嗎?你,對自己的英文有信心嗎?你,看過幾篇CLIL的文章?看過幾段CLIL的影片?」

各位一頭熱CLIL老師跟英文爸媽們,我們不禁靜下來思考: 你們英文有沒有天花板? 你們英文有沒有樓地板? 否則十年後會追悔發現:孩子的英文,都是外太空的樓閣花園。

#食品衛生署沒有核可的藥物您敢隨便餵給孩子吃嗎?
#CLIL雙語教學法到底被誰核可了我們就這樣隨便教孩子
#師大林子斌教授說的句句中肯誰聽得出他的戰兢跟質疑
#英文若能這樣學那臺語豈非易如反掌爲什麼沒有成功經驗?